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嫦娥一號”繞月衛星順利升空,不僅圓了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的奔月夢想,更標志著中國向深空探測邁出了第一步,在中國大地掀起了一股太空熱。如今,探月、深空探測等成為人們競相議論的熱門詞匯。
事實上,作為離地球最近的天體,月球一直深受人類關注,是世界各國積極探測的首選目標,但同時,月球只是人類深空探測的起點,一個理想的深空探測中轉站。世界一些航天大國在成功探月之后,都將目標對準茫茫太空,先后開展了很多深空探測任務,各式各樣的人類“使者”曾經和火星、金星、水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以及彗星和小行星等“親密接觸”。

哈勃望遠鏡2003年拍攝的火星圖片。
勿庸置疑,隨著現代科技日新月異的發展,人類在探月之后,將馬不停蹄地地向火星、金星、土星,向著太陽系所有行星,甚至太陽系外“進發”。各國紛紛制定了宏偉的未來深空探測計劃,為激烈的太空競爭繪下藍圖,期待著飛向更遙遠的深空……
那么,在日益火熱的深空探測角逐中,人類究竟有什么樣的探測目標和計劃?探測將以什么樣的方式進行?人類真的能找到神秘的外星生命嗎?
***重點目標:你看你看火星的臉
深空探測的范圍很廣,目標也不一而足,但是除月球之外,神秘的紅色星球火星是人類深空探測的又一大重點目標,因為火星和地球有很多相似之處,所以最受人類青睞。

“勇氣”號發現的火星上富含硅石的土壤。(圖中色彩明亮部分)
世界各國對火星的探測十分火熱。美國、俄羅斯、歐洲等公布的未來太空計劃都提出要重返或者登上月球并建立永久基地,接著就是打算將人送上火星。
因此,在人類的火星探測任務中,“找水”始終是一條中心戰略,因為液態水的存在是火星曾經存在生命或適宜生命存在的基本要素之一。人類希望能在火星上發現水或生命,這樣人類將來登上火星才更有保障,甚至人類在未來的某一天可能會大規模移居火星。
經典故事:“孿生兄弟”漫步火星
絕對主角:“勇氣”號和“機遇”號探測器
故事情節:
2004年1月,美國航空航天局“勇氣”號和“機遇”號兩個火星車先后順利抵達紅色星球。在漫步火星的日子里,兩輛火星車都非常賣力,不僅拍攝了大量火星的立體圖片和彩色全景圖,發回了許多重要的科學數據,而且都發現了火星上曾存在液態水并支持生命存在的證據。
同年4月,這對“孿生兄弟”先后完成了原定90個火星日的探測使命。但此后迄今,超期服役的它們還在繼續朝著新的科學探測目標努力。
今年5月,“勇氣”號不經意間發現火星土里富含硅石,硅石的沉積是需要大量的水作為條件的。因此,科學家推測火星過去可能比現在更濕潤,這是迄今有關火星有水的最強有力證據,意味著火星上可能曾經有過生命,這個最新發現讓科學家們高度興奮。
迄今為止,“勇氣”號和“機遇”號火星探測器、“火星偵察衛星”探測器等都已經發現了不少火星上可能曾經有水的證據,如曾被水浸泡并富含硫磺的土壤、變形的礦物等等。而且,火星表面存在看起來像被水侵蝕的海岸線,因此科學家認為遠古時期的火星水道縱橫交錯,水源豐富。而在火星北極此前也已經發現了冰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