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2002年2月底,美國駐巴基斯坦卡拉奇領事館收到一個蒙面人送來的錄像帶。
在明晃晃的匕首下,失蹤了一個多月的美國《華爾街日報》記者丹尼爾·珀爾正在接受審訊:
“你的使命是什么?”
丹尼爾:“我的目的是和平、友善?!?/p>
“最終目的呢?”
丹尼爾:“使東西方的惡意得到善意的彌合,得到溝通?!?/p>
“你的家庭成員歷史?”
丹尼爾:“父母和我都是猶太人,我的妻子是法國人。”
話音剛落,突然,在沒有任何征兆的前提下,畫面上閃過一只持著尖刀的右手,在人們來不及做出任何反應時,鋒利的刀已經割破了丹尼爾的咽喉?;蝿拥鸟R賽克下,頭發零亂的丹尼爾頭顱落地……
當年,同時看到這段殘忍錄像的,還有正懷著身孕、瘋狂尋找丈夫丹尼爾的瑪麗安妮·珀爾。一剎那,隨著最后一個鏡頭的出現,瑪麗安妮的眼前一片黑暗。
……
2007年5月,根據瑪麗安妮的回憶錄《堅強的心》改編而成的同名電影,將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搬上了熒幕。在戛納電影節60周年首映儀式上,丹尼爾遺孀瑪麗安妮和他們5歲的兒子亞當出現在紅地毯上。瑪麗安妮被安排在了最中央的位置,人們在感受那場由記憶碎片交織成的狂風驟雨的同時,也被珀爾夫婦那堅強的心震撼了。
“10月10日是丹尼爾的生日,這是我送給他的禮物?!爆旣惏材菪Φ靡荒槧N爛,作為受害者家屬,人們看不到她的心碎、悲痛和仇恨。通過電影,瑪麗安妮用堅韌和寬容征服了所有人。
死亡記憶
“我和我的妻子因為共同理想而相愛,我們決心這輩子要努力在不同文明之間搭建對話的橋梁?!钡つ釥柹霸诮邮苊绹芯€電視新聞網采訪時,曾這樣袒露心聲。
至今回憶起丈夫,一頭烏黑卷發的瑪麗安妮·珀爾仍然洋溢著無盡的幸福和懷念。
丹尼爾·珀爾出生于美國一個猶太人家庭。作為斯坦福大學的畢業生,他在20世紀80年代從馬薩諸塞州的多家小報起步,1990年轉入《華爾街日報》。在歐洲工作時,他結識了漂亮的法國記者、有著巴西和古巴血統的瑪麗安妮。
“丹尼爾很出色,他的文章經??窃趫蠹堫^版最重要的位置?!爆旣惏材莼貞浾f,“他喜歡古典音樂,對小提琴和吉他也頗有造詣。他的為人就像他的文筆一樣細膩柔順、聰明謙恭,他甚至連一只蒼蠅都不會傷害?!?/p>
兩顆年輕的心,因為共同的新聞理想而彼此靠近、彼此溫暖。1999年他們結婚了,用丹尼爾同事的話說,“婚后的丹尼爾似乎只關心三件事:新聞、老婆和沒有出世的孩子?!?/p>
“丹尼爾一直希望多做一些采訪,多寫一些有份量的稿件,讓美國人對阿富汗周邊的情況多一些了解。但在反恐大背景下,猶太人、美國記者的身份,卻成為某種標簽。”瑪麗安妮永遠忘不了那噩夢般的歲月。
紛亂嘈雜的巴基斯坦卡拉奇街頭,人們接踵摩肩地穿梭在破爛不堪的房屋、陋巷之間。在這個槍聲四起、沒有秩序可尋的地方,每時每刻,生命都可能瞬間消失。
作為《華爾街日報》駐南亞首席記者,丹尼爾一直追蹤著“基地”組織的動態。在他們眼中,阿富汗是最危險的地方,但由于瑪麗安妮已懷有身孕,所以他們將采訪的側重點轉向了他們認為相對安全的巴基斯坦。
2001年底,為了調查一起美國民航班機上的“鞋子炸彈襲擊者”的背景,瑪麗安妮追隨丈夫義無反顧地前往巴基斯坦卡拉奇,準備共同采寫這起恐怖事件的真相。
來到當地,四處尋訪,卻一無所獲。2002年1月23日,丹尼爾和一位穆斯林長老取得聯系,約定在卡拉奇的大都市酒店進行采訪。然而,當丹尼爾來到酒店,長老沒有出現,他卻被強行帶上了一輛白色出租車……
綁架當天,瑪麗安妮因為身體不適,沒有與丈夫同行。在與丈夫失去聯系兩個小時后,她開始覺察出了異常?!耙驗槠綍r我們如果不在一起,他總會時不時地打個電話,發個信息。”瑪麗安妮立刻與美國領館聯系,開始了尋找丈夫的艱難歷程。
眼看一個月過去了,事情沒有任何進展?,旣惏材荻啻瓮ㄟ^電視、電臺和報紙向綁架者發出呼吁:“請不要傷害一名無辜者。”她甚至請求用自己的生命換回丈夫的自由,“如果需要用另一個人的生命換他回來,那個人就是我?!倍绹矫嬉惨辉侔l表聲明,澄清綁架者對于丹尼爾是美國間諜的指控。
瑪麗安妮付出了一切的努力,但周圍寂靜得可怕,她聽不到任何聲音和反饋。撫摸著腹中還有3個月便將出世的孩子,她焦慮而恐懼地等待著……
突然有一天,一位蒙面人帶來的錄像帶,打破了一切的寧靜。隨后,丹尼爾被斬首的鏡頭開始在全世界迅速傳播。5個星期后,在拉奇市郊的一處墓地,人們找到了丹尼爾被斬首后留下的殘尸,身體被肢解成了十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