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每日電訊報》記者Matthew Moore1月25日報道稱,中國政府在學院、大學和研究機構上的大筆投資,加之學術發現具有的潛在商業價值,中國科學研究發展迅速,特別是在位于中國工業和經濟發展中心的化學和材料科學領域。
在過去30年中,中國科研論文數量增加了63倍。目前,中國已經成為繼美國之后的全球第二大學術論文生產國,如果按當前速度發展,中國有望在2020年超越美國,躍居世界第一。
英國《金融時報》科學編輯克萊夫?庫克森1月26日報道稱,為英國《金融時報》收集的數據顯示,中國過去30年的科研發展勢頭比其它任何國家都要強勁,而且至今沒有放緩跡象。
湯森路透的研究評估主管喬納森?亞當斯表示,中國“令人驚嘆的”發展速度意味著,它已成為全球第二大科學知識生產國,如果繼續沿目前軌道發展,到2020年中國將超過美國。
湯森路透將來自全球1.05萬家期刊的科研論文編入索引,該機構分析了四個新興市場國家——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過去30年間的表現。
中國的表現遠遠好于其它幾個國家,同行評議的科研論文數量自1981年來增加了63倍,在化學和材料科學領域的實力尤其突出。
“中國獨占鰲頭,遙遙領先于其它國家,”英國皇家學會的科學政策主管詹姆斯?威爾斯頓表示。“中國近來的科研表現甚至超出了四五年前的高預期,而印度的發展速度則低于預期,可能已經錯過了一個機會。”
中國的科研工作也已變得更具協作性,盡管質量仍參差不齊。近9%源自中國的論文有至少一名駐美國的合著者。
(來源:中國日報網 信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