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坎昆當地時間12月10日,聯合國副秘書長沙祖康表示希望參加氣候談判的各成員國本著靈活和妥協的精神,在以成員國驅動下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內就氣候變化達成各方都能接受的結果。
沙祖康表示,在談判中大家有很多分歧是正常的,應該平心靜氣好好地談,應該堅持一個互讓互諒的原則。沙祖康認為此次談判的“最大的挑戰”是《京都議定書》的存廢問題和第二承諾期的問題。但任何靈活和妥協都要有前提,那就是堅持《京都議定書》和《巴厘路線圖》。
沙祖康說:“《京都議定書》和《聯合國氣候變化公約》是啟動談判和多年來進行談判的基礎,基礎沒有了,這幾年不是白練了嗎?《巴厘路線圖》是大家一致同意的,《公約》大家都是締約國,《京都議定書》規定了法律責任,這一切都不算了,咱們重來,但是重新來卻沒有了基礎,基礎不牢,地動山搖。”
他說,《公約》已經清楚地確定了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責任和義務,大家一致贊成。情況是在變化,變化每天都在發生。但是 “不能因為變化,而把原則推翻了。原則不能每天變。原則若每天變,天下不就亂套了。根據情況變化,我們可以好好談,如何根據新的情況、運用好原則,需要大家耐心來談。”
(來源:中國日報記者 黎星 編輯:董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