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除“異己”員工
在此背景下,2009年6月,中文部舉辦了一起培訓研討會,以解決員工“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研討會的主題是提倡編輯部工作提高透明度和公開性。王鳳波利用這一機會,要求公開神秘“監督員”的身份。施羅德透露了神秘人的身份,因為她覺得如果繼續隱瞞神秘人的身份,會讓研討會失去可信度。此信息的公開,再一次把施羅德女士置于窘境。
研討會結束后所有中文部的員工都被要求簽署一份“自律聲明”。本來,自律聲明的內容本身并無不妥,因為其中泛泛的原則性條文其實都已包含在任何一份工作合同中。但聲明本身和其中一些條款還是令人生疑,例如簽名是否是自愿的?法律依據又是什么?在出現爭議時,誰是解釋是否違反自律聲明的裁判?被判違規的人會受到什么處罰?
由于有上述疑問,有5名員工沒有簽這份聲明,當然大多數人還是在“游戲規則”上簽了名。后來,簽名表在辦公室里公示了一周,這給那些不愿簽名的“造反者”造成很大壓力。
2009年7月14日,王鳳波被人事處的烏蘇拉?科爾女士找去談話并被“提醒注意”。但是,經人事委員會和人事處審核,強制簽署“自律聲明”的做法未必合法,此事不了了之。
當年沒簽聲明的5人,現在有3人已經被解聘。剩下的兩人是朱爾寧女士(音)和曾多年擔任“德國之聲”中文部新聞發言人的薛成軍(音),雖然還沒被開除,但也都多少受到了處罰,兩人的工作合同仍是“期限不確定合同”。2009年,薛成軍因為反對將用戶反饋進行審查式的分類,與戴英發生爭執,隨后被減少工作量。從2011年1月開始,他每周只需在德國之聲工作一天。
簽字人:
王鳳波,2002年至2010年12月德國之聲中文部編輯
朱 虹,1987年至2010年12月德國之聲中文部輯輯
李 琦,2001年至2011年4月德國之聲中文部編輯
王雪丁,2000年至2011年3月德國之聲中文部編輯
2011年3月于波恩
(來源:中國日報網 編輯:信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