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全球知名數字貨幣轉賬公司“自由儲備銀行”(Liberty Reserve,簡稱LR)及其7名現任與前任員工受到來自紐約的刑事控告,震撼了整個數字貨幣界。該被告被控進行洗錢活動,涉嫌充當“一個全球犯罪網絡的金融中心”,為信用卡詐騙犯、身份竊賊、網絡黑客和販毒分子提供金融服務。美國檢方估計,LR公司在2006年至2013年5月間通過5500萬筆轉賬交易洗錢超過60億美元,成為史上最大的跨國洗錢訴訟案。
LR公司網站的關閉后,美國執法部門警告稱虛擬貨幣應更為勤謹地遵守反洗錢規定,使網絡愛好者們紛紛猜測數字貨幣業務將成為檢方眼中的下一個目標。同時,公眾的關注點正不可避免地轉向虛擬貨幣界寵兒——比特幣。
但LR公司與比特幣并不相同,LR公司本質上來說不過是一個數字化的西聯匯款(Western Union)或者貝寶(PayPal),雖然其目的是打破規則。用戶必須提供姓名、地址和出生日期,但LR公司從不核實這些信息。該公司對每筆交易收取1%的手續費,外加75美分的“保密費”來保證交易無法追蹤(包括在LR系統內)。為了規避監管和避免形成書面記錄,LR公司通過第三方“交易人”完成用戶的資金存取。
比特幣比較類似常規貨幣,因為它能以匿名方式流向中央清算中心,更像是大捆的美元鈔票。但那些進行比特幣與央行發行貨幣兌換交易的公司就與LR公司類似,如位于日本的交易所Mt.Gox公司。當過多黑錢開始流入比特幣時,這些公司可能會發現他們已被檢方追蹤到。5月14日,聯邦機構查封了Mt.Gox公司在另一網絡支付平臺Dwolla上一個交易賬戶的部分資金,執法依據是該賬戶未遵守轉賬的相關法規。
如果檢方探尋更多案件,較為可能的目標是那些未經客戶身份驗證就允許資金轉移的網絡支付平臺。許多機構只是假裝運用了“了解你的客戶”以及其他反洗錢規則而已。LR公司訴訟案將使監管部門對于類似比特幣的數字貨幣金融創新態度更為審慎。
這一訴訟案凸顯了追蹤此類交易操作的難度。LR公司創始人亞瑟·布多維斯基(Arthur Budovsky)(上圖是他被捕后的照片)已被當局知曉多年。他曾在美國因無照經營貨幣兌換公司(一種現已消失的數字貨幣E-Gold的本部)被起訴,此后他將公司搬到了哥斯達黎加。當本地監管部門疑竇漸生時,他據說設計了一個假冒的合法網站門戶,然后假裝關閉了公司,而事實上已將公司轉入地下。
然而執法人員們的技術也有所進步。除了創建隱蔽的LR賬戶,他們還對電子郵件賬戶和網絡服務供應商進行網絡連接竊聽以及執行搜索。檢方辦公室正在重金投資打造他們的網絡犯罪實驗室,那些善用數字化規避伎倆的資金流轉公司會發現避開監管變得越來越難。
(來源:中國日報網 信蓮 編輯:王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