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關于婦女和兒童權利
美國仍然存在嚴重的性別歧視,兒童權利保障不力。
女性面臨嚴重的就業歧視。《洛杉磯時報》2013年12月2日報道,在美國消防員中,女性僅占3%。這一比例從1995年沒有增長。女性的工作薪酬遠低于男性。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2013年3月20日發布的數據,2012年,全職工作的女性年薪僅為男性收入中位數的81%。(見注47)另據美國國家統計局年度調查統計的數據,女性年均收入比男性少11500美元,非洲裔女性的工資為男性的69%,拉丁裔女性的工資為男性的58%。(見注48)
婦女和兒童經常遭受暴力和性侵犯。2013年,女性犯罪嫌疑人被強行脫衣搜查的訴訟頻發。《芝加哥論壇報》2013年10月10日報道,一名女性犯罪嫌疑人因酒駕被捕后,遭到剃頭和毆打,還被男性警員脫衣搜身,造成面部多處骨折。家庭暴力問題在美國依然十分突出。美國終止家庭暴力全國網絡2013年發布報告稱,基于2012年9月的一項調查,全國各地的反家暴項目在一天之內即向64324名家庭暴力受害者提供了幫助。但受資金限制,仍有10471名家庭暴力受害者未得到及時有效的幫助。(見注49)
美國女性軍人在服役期間經常遭受性騷擾和性侵害。據《陸軍時報》網站報道,2012年有6.1%的女性軍人遭受性侵。(見注50)從2010年到2012年,美軍隊中性侵犯和性騷擾的案件上升了35%,其中只有14%的受害者向有關機構報告,只有64%的性侵者被軍隊開除。(見注51)兒童性侵害、性剝削案件頻發。《洛杉磯時報》網站2013年7月29日報道,2013年7月,美國聯邦調查局在全國76個城市進行了為期3天的專項行動,從賣淫組織者手中解救了105名未成年人,其中絕大多數是女童,年紀最小的僅13歲。
兒童人身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兒童家庭安全問題突出。據《芝加哥論壇報》2013年11月16日報道,2012年僅伊利諾伊州就有111名兒童因虐待或者疏于照料而死于家中,為有記錄以來最多的一年,死者中絕大多數年僅1歲。據不完全統計,同期全美有1545名兒童因受虐待或者疏于照料而喪生。《洛杉磯時報》2013年12月18日報道,加利福尼亞州兒童寄養體系,特別是私人承擔的寄養機構存在嚴重的虐待兒童現象。在缺乏監控的寄養體系下,一些有過兒童虐待紀錄的寄養機構可以繼續寄養兒童。近5年來,洛杉磯郡至少有4名寄養兒童因受虐待致死。兒童頻繁成為暴力犯罪的受害者。據《芝加哥論壇報》2013年9月15日報道,2013年夏天,芝加哥各主要醫院急診收治被槍擊的幼童達到每周一例。受傷幼童家長驚呼:“我們在哪里都不安全!”
農業童工大量存在。根據美國全國職業安全和衛生研究所在2012年完成的一項農業童工工傷調查,全美有41310個16歲以下的未成年農業工人。而保護童工運動負責人則認為美國2012年農業童工約為40-50萬人。有許多工種直接危害兒童的健康與安全,甚至有致命威脅,比如農業機械操作、殺蟲劑噴灑等工作。(見注52)據美國全國涉農兒童健康與安全中心2013年12月發布的統計數據,美國每天有38名兒童在與農業有關的事故中受傷。2013年3月,美國公共廣播電臺和公共電視網分別播出專題節目,報道了伊利諾伊州1名14歲的男孩在谷倉中被谷物淹沒而死的慘劇,同時披露20%谷倉窒息事故死亡者是童工。(見注53)
六、關于侵犯他國人權
美國是世界上侵犯他國人權最為嚴重的國家,棱鏡門項目、無人機襲擊、關塔那摩監獄、全球性虐囚等事件都受到國際社會的嚴厲譴責。
大規模海外監聽項目侵犯他國主權和公民權利。美國國家安全局等情報機構長期監聽他國國家元首和其他領導人、外交機構和民眾。據愛德華·斯諾登公開的機密文件,美國國家安全局監控了35個他國領導人的電話。(見注54)國家安全局還通過技術手段在全球范圍內追蹤并竊取手機活動信息,每天收集的記錄高達50億條。(見注55)2013年4月,聯合國人權理事會言論自由問題特別報告員拉盧在向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提交的報告中指出,美國修訂“外國情報監控修正案法”,擴大美國政府對境外非美籍人士進行監控的權力,監控內容包括任何利用美國的云服務主機進行的通信。(見注56)9月9日,聯合國人權高專在與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第24次對話時,對美國安全監視體系對個人隱私和其他人權的影響再次提出關切。(見注57)針對美國的全球監聽行動,第68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數字時代的隱私權”決議,強調非法或任意監控、截取通信、非法搜集個人數據是對隱私權和言論自由的侵犯。一些國家在決議通過前發言,指責美國不僅侵犯隱私權等基本人權,也違背了尊重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不干涉內政等《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見注58)
頻繁使用無人機,造成他國大量平民傷亡。英國非盈利組織新聞調查局統計顯示,2004年以來美國已在巴基斯坦進行了376次無人機襲擊,造成多達926名平民死亡。(見注59)2013年5月9日,巴基斯坦白沙瓦高級法院裁定,美國無人機在巴基斯坦的非法襲擊侵犯了國家主權,公然踐踏基本人權以及《日內瓦公約》相關規定。(見注60)2013年12月12日,美國無人機在也門襲擊了一個婚禮車隊,造成包括兩名部落長老在內的14人死亡、22人受傷,經查其中沒有任何恐怖分子嫌疑人。(見注61)同年10月,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在反恐行動中促進和保護人權與基本自由問題特別報告員埃默森要求美國進一步公開無人機項目。(見注62)在提交聯大第三委員會的報告中,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法外處決問題特別報告員、反恐中保護人權問題特別報告員均重點討論武裝無人機導致平民傷亡問題。對于聯合國及有關政府組織呼吁美國說明襲擊理由、標準和為減少平民傷亡所采取舉措等要求,美國一概予以拒絕。(見注63)
在其他國家和地區實施虐囚行為。2013年3月,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在反恐行動中促進和保護人權與基本自由問題特別報告員埃默森提交報告指出,美國中央情報局在一些國家設立秘密拘留場所,用來關押恐怖嫌犯,并采取秘密轉移囚犯的所謂“特殊引渡”程序。盡管中央情報局的有關非法行為廣受批評,但迄今為止美國沒有任何官員因此被問責。(見注64)美國這一計劃是不通過司法程序,將嫌犯悄悄送往全球各個秘密監獄進行審訊甚至拷打。(見注65)據報道至少136人被非正式引渡或秘密拘留。(見注66)
關塔那摩監獄被關押人員的權利受到嚴重侵害。該監獄中的被關押人員多數未經審判而被無限期關押。聯合國人權高專辦網站2013年10月3日發布的有關聲明指出,無限期羈押構成任意拘留,明顯違反國際人權法和人權標準。(見注67)2013年2月起,關塔那摩監獄被關押人員陸續開始絕食,抗議遭受無限期關押和惡劣對待,(見注68)參加絕食抗議的人數多達92人。美國軍方用強制進食的辦法來對付這些絕食者。強制喂食每天進行兩次。絕食者被綁在椅子上,由海軍醫務人員通過其鼻孔插入導管,強制進食。(見注69)聯合國人權高專辦公室就此發布聲明重申,此種強制進食行為違反國際法。(見注70)2013年10月3日,聯合國人權理事會酷刑問題特別報告員門德斯表示,關塔那摩監獄中的無限期羈押、單獨囚禁、強制絕食者進食等行為構成酷刑行為,違反國際人權法。(見注71)聯合國人權高專在2013年5月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第23次會議上,批評美國關塔那摩監獄是反恐過程中未能有效保障人權的典型案例。(見注72)
對發展中國家的生存權與發展權持否定態度。2013年10月29日,第68屆聯合國大會以壓倒性多數第22次通過“必須終止美國對古巴的經濟、商業和金融封鎖”決議,譴責了美國對古巴人民生存權和發展權的嚴重侵犯。188個國家投贊成票,3個國家投棄權票,僅美國等兩個國家投反對票。(見注73)美國對廣大發展中國家關心的發展權態度冷淡。2013年9月,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第24次會議通過“發展權”決議,只有美國投反對票。(見注74)
(注47)美國勞工統計局網站(www.bls.gov),2013年10月。
(注48)www.nationalpartnershipforwomen&families.org網站,2013年9月17日。
(注49)www.nnedv.org網站。
(注50)《陸軍時報》網站(www.militarytimes.com),2013年5月7日。
(注51)《空軍時報》網站(www.airforcetimes.com),2013年7月23日。
(注52)《今日美國報》網站(www.usatoday.com),2013年10月25日。
(注53)停止雇傭童工網站(stopchildlabor.org),2013年3月29日。
(注54)英國《衛報》網站(www.theguardian.com),2013年10月25日。
(注55)《時代》網站(swampland.time.com),2013年12月4日。
(注56)聯合國文件編號:A/HRC/23/40
(注57)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網站(www.ohchr.org),2013年9月9日。
(注58)聯合國網站(www.un.org),2013年12月19日。
(注59)路透社網站(www.reuters.com),2013年10月22日。
(注60)開放社團基金網站(www.opensocietyfoundations.org),2013年5月28日。
(注61)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站(www.edition.cnn.com),2013年12月13日。
(注62)聯合國網站(www.un.org),2013年10月31日。
(注63)聯合國網站(www.un.org),2013年10月31日。
(注64)聯合國文件:A/HRC/22/52
(注65)英國《獨立報》網站(www.guardian.co.uk),2013年2月5日。
(注66)開放社團基金網站(www.opensocietyfoundations.org),2013年2月5日。
(注67)聯合國網站(www.un.org),2013年10月3日。
(注68)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網站(www.ohchr.org),2013年10月3日。
(注69)合眾國際社網站(www.upi.com),2013年4月24日。
(注70)www.commondreams.org網站,2013年5月1日。
(注71)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網站(www.ohchr.org),2013年10月3日。
(注72)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網站(www.ohchr.org),2013年10月3日。
(注73)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網站(www.ohchr.org),2013年10月29日。
(注74)聯合國文件編號:A/68/53/Add.1
(來源:新華網 編輯:小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