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土資源部副部長汪民10日表示,中國與東盟資源的互補性強,中國鼓勵和支持國內有能力、有信譽的企業擴大對東盟國家礦業投資,實施有利于發展當地經濟、改善當地民生的礦業項目,同時也歡迎東盟各國企業到中國投資礦業。
汪民當天在廣西南寧出席2013中國—東盟礦業合作論壇。他說,近年來,中國與東盟礦業合作格局不斷創新,中國國土資源部與東盟各國礦產主管部門通過一系列的雙邊合作機制和多邊合作平臺,在地區研究、地質調查,礦業技術交流、人才交流培訓等領域取得豐碩合作成果。特別在實行礦產品進出口低關稅或零關稅后,中國—東盟礦業合作發展迅速,不僅促進了各自國家的經濟發展,也為整個亞洲地區的經濟穩定發展做出貢獻。
汪民介紹,2012年,中國地質找礦取得重要突破,新發現了一批億噸級的大油田、超千億立方米的大氣田和227處大中型礦產地,礦山生產和大部分礦產品消費量都在持續增長。
2013年以來,中國礦業企業加大對東盟的投資力度,1至4月,中國在東盟各國投資礦業合作項目達到76個,主要分布在緬甸、菲律賓、柬埔寨、馬來西亞、老撾、印尼、泰國等國家,東盟已經成為中國礦業企業海外投資的重要目的地。
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發展為雙方的礦業合作提供了良好的機遇。汪民建議,中國和東盟應從進一步促進礦業雙向投資、推動礦業科技交流、加強礦業人才合作三個方面推動礦業合作邁向更高水平,向更寬領域發展。
他表示,中國將重點加強與東盟在深部找礦、高效安全開發、資源綜合利用、清潔能源開發、礦山環境恢復治理等綠色礦業領域的交流與合作,探索建立技術轉移推廣新機制。 (記者 林浩 林艷華 洪堅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