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大米來源羅生門
大米的生產和流通特性,決定了大米“溯源”很難。一粒米從田間地頭走向市民餐桌,要幾易人手、幾經周轉。廣東省周邊省份的糧食產量均很大,是全國的產糧大省和農業(yè)大省。由于廣東經濟發(fā)達,外來人口眾多,屬于缺糧大省,糧食價格又相對較高,而周邊省份距離廣東較近,這些省份在廣東有較大的利潤空間,他們的糧食都主要輸入了廣東。
南方記者連續(xù)多年調查得知,周邊鄰省對廣東省的稻米流通渠道多如牛毛,既有官方也有民間,基本上無法有效追尋每一批稻米的最終有效去向。外省輸入廣東的稻米產品,主要是兩種形式:一是稻谷,即未脫殼的原型稻谷產品;二是成品大米。稻谷產品因其適宜長期保存的特點,主要進入各大糧庫,作為糧食儲備;另外,則進入我省內糧食企業(yè),脫殼為成品大米,變身為廣東品牌的大米產品,流入口糧市場或深加工企業(yè)。
外省的成品大米產品,直接進入廣東口糧市場,或是成批進入深加工企業(yè),如米粉廠、酒廠等,進行糧食深加工后,銷往本省或出口。成品大米直接進入口糧市場,又分成三種情況。外省本地品牌大米,包裝成袋后,主要通過鐵路運輸的方式,輸入廣東;散裝大米,直接進入本省糧食初加工企業(yè),進行簡單拋光打蠟等處理后,以本省品牌名義,進入口糧市場。小型大米加工廠一般是購進原料以后立即生產,沒有庫存。這就導致小型加工廠的米,很難查清誰是大米原料提供商。規(guī)模大的終端大米加工廠,一般米源比較穩(wěn)定,并且通常有庫存,這就方便備查大米提供商,但也無法說清大米的產地;第三種情況,則更為隱蔽,如工廠學校食堂、連鎖餐館等直接耗米量較大的終端客戶,集中前往湖南、江西、廣西等進行采購,成品大米大量不經過中間渠道,直接擺上餐桌。
記者調查得知,廣州各種糧食加工企業(yè)尤其是米粉廠,仍然對鄰省的大米有較大需求,因為大米的出粉率高,做出的米粉質量好、外形漂亮,不排除這些企業(yè)與其他大米混合使用,逃避監(jiān)管。此外,因廣東本地的水稻品種與隔壁省份品種幾乎一樣,外形也無差別,部分地下渠道的糧食販子,也會將成品大米以“白袋”方式,從地下渠道銷往廣東中小糧食企業(yè),裝入廣東品牌袋中,變?yōu)楸臼∑放啤F浯?,以散裝米方式進入城鄉(xiāng)結合部或工廠區(qū)的工廠食堂和餐館中。
監(jiān)管之下的體制漏洞
廣州市質監(jiān)局相關人員透露,調和米等由于難以查實和溯源,在實際監(jiān)管中有很大的難度。也查不出來。平時的檢查只要指標沒有超標,大米就是安全的。而一旦檢出大米中某種重金屬超標,以現有的手段,也無法分辨這包米里面是哪種成分的米超標,也很難查到來源。對于調和米比較明顯的可以檢測出來,比如秈米和粳米的摻雜。但是,兩種區(qū)別不是很大的米就檢測不出,比如五常稻花香米和普通長粒等混合的米。
廣州多家糧油批發(fā)市場負責人稱,市場對大米通常只進行常規(guī)檢測,主要涉及水分、黃曲霉毒素、級別等項目,把好大米的衛(wèi)生安全關,而專門針對香米純度以及是否添加了香精這樣的檢測是沒有的。而香米中摻雜其他品種的米,這樣的情況肯定有,但按照現有的檢測水平是檢測不出調和米的。對于一些假冒大米、冒充其他品牌的米,有時真的搞不清楚。
在市場流通環(huán)節(jié),外地大米進入廣州銷售,政府職能部門在流通過程都采取哪些監(jiān)管手段?廣州市工商局表示,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等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流通環(huán)節(jié)大米經營者應當取得《食品流通許可證》,履行食品進貨查驗制度和進貨查驗記錄制度,其中包括供貨者的許可證、營業(yè)執(zhí)照和食品檢驗合格的有效證明文件,進口食品還應提供有效的檢驗檢疫合格證明。廣州市工商局強調,大米一直以來都是工商局流通領域食品監(jiān)管的重點,因此長期以來工商部門嚴把市場主體準入關,嚴查無證照經營行為;加強日常巡查,依法監(jiān)督經營者落實索證索票等制度;強化監(jiān)督檢查,嚴厲打擊大米經營違法行為。
但有業(yè)內人士指出,這種制度還是有很大漏洞,因為廠家提供的檢驗報告未必全部可信,他呼吁職能部門要二次檢測。比如批發(fā)商如果從省外進購大米時,就必須要求生產廠家提供其工商營業(yè)執(zhí)照、衛(wèi)生許可證、工業(yè)生產許可證及每一批米的檢驗合格報告。表面看上去,如果廠家提供了上述材料,進購來的大米就應該沒什么問題了,但事實情況并非如此。有時候廠家提供的各種手續(xù)雖然很齊全,但其中最主要的一項檢驗報告很有可能是不真實的。比如一些外省小廠家,送檢樣品用的是合格好米,得到檢測合格的報告后,再將不合格的大米發(fā)貨過來,并附上合格檢測報告,以應付檢查。對于這些,不少批發(fā)商都心知肚明,但出于利益考慮,一般不會挑明。這種情況下,如果職能部門在檢查時責任心不強,很容易就會讓問題大米蒙混過關了。為確保大米的真正安全合格,除了嚴格檢查廠家的各項硬性材料證明外,職能部門還應該對進購來的大米再次抽檢,以確定大米質量是否真的安全合格,確保萬無一失。
采寫:南方日報記者 成希實習生 梁市 丁雨菲 查冠琳策劃:譚亦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