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歐直在直博會上賣出亞洲首架專門定制的EC145梅賽德斯奔馳設計直升機,到中航直展出多架新機型;從國外巨頭開始謀劃在中國設立總裝線,再到民營企業紛紛加快進入通用航空領域;從整機銷售,到配件生產,再到駛員培訓、維修、融資租賃企業的全面參展。種種跡象表明:無論是國內企業,還是國外的直升機龍頭,都紛紛全方位布局中國市場,用全產業鏈爆發來形容是最為恰當的。
變化 全產業鏈爆發
“我們在中國有很多事可做”,霍尼韋爾航空航天亞太區首席執行官高博安的表達最能體現諸多外國直升機企業此刻的心情。以霍尼韋爾為例,在過去的一年中,他們已經與中航直升機公司取得了很好的合作,不但交付了包括發動機、應答機在內的多個核心部件,還計劃進行航電設備以及售后服務、供應鏈管理等多方面合作。
與此同時,一些國外巨頭開始不僅僅在中國尋找總代理,而是謀劃設立總裝線。比如,歐洲直升機公司此前已經天津空港經濟區簽署了相關框架協議,小松鼠的客戶服務中心正在積極籌建中。而貝爾直升機、俄直、德直等也已經開始在中國設立總裝線的計劃。
除了組裝線外,包括透博梅卡、阿古斯特、GE巨頭在內的各大直升機企業,也開始了與中國直升機市場的全接觸,涉足配件、服務、機場設立、售后服務、模擬機、駕駛員培訓、融資租賃等各個環節,直升機產業呈現出了全產業鏈蓄勢待發之勢。
動向 民企加快涌入步伐
在本屆直博會上,記者注意到,不少民營企業也開始涌入通用航空領域,通過與外國巨頭合作、地方政府合作的形式搶奪直升機市場的商機。
上海正陽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此前,該企業只是一家房地產企業,這幾年開始轉型,涉足直升機航空領域。本屆直博會上,這家公司先后與阿古斯特、襄陽市簽署合作協議。
記者同時了解到,包括海特高新、屯倉通用航空在內的民營企業,也紛紛進入飛機維修、融資租賃模擬機引入等領域,成為通用航空市場的重要力量。
挑戰 配套仍落后于市場
“過去,我的朋友說要買架直升機,我就勸他打消這個念頭,因為真買了你就會發現飛機放哪、怎么飛、如何維護等一連串的問題。”美國華僑進出口商會副會長宋湘告訴記者,隨著2013年,國務院支持通用航空政策的落地,機會來了,針對直升機產生的一系列問題將帶來一連串的商業機會。宋湘表示,現在他所在的商會擁有數百家企業,配套落后就是商業機會,他們將以產業鏈完全植入的形式進入中國市場。
中航直升機民機市場部部長趙雷指出,目前,中國民用直升機市場需求還是呈現出平穩較快增長的勢頭,但還存在配套環節跟不上需求的問題。這些問題包括申請低空空域的程序比較復雜;1000米以下的低空空域,雷達尚未完全覆蓋;通航機場和直升機起降點的建設還比較滯后,運營人員總體規模還是偏小;維修、維護的基礎設施不足等。
中航直預測到2020年,國內民用直升機市場10年增加在1100架左右。在趙雷看來,如何化解前面所述問題,將成為中國直升機產業能否走得更快的關鍵。張維維王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