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商城再次遭遇成長的煩惱。
2月28日,一家依附電商網絡平臺的精油商品供應商,在微博平臺上向國內領先的電商企業京東商城宣戰。迫使該供應商向京東商城發難的原因是,該供應商稱京東商城拖欠其長達13個月的銷售款。
這并非是京東商城首次卷入供零關系糾紛。2012年2月,另外一位供應商以同樣的方式,指責京東商城存在“店”大欺客的現象。彼時,該供應商指責京東商城存在4項霸王條款。
“像我們一樣遭遇京東商城各種理由欠款的供應商很多,但是,為了持續在京東商城銷售,大部分供應商敢怒不敢言。我們為了追討欠款,只能以在京東商城撤店為代價。”在接受本報記者電話采訪時,該精油商品供應商稱。
一周之前剛剛宣布完成四輪融資的京東商城,并不可能存在資金鏈斷裂的危機。京東商城CEO劉強東在完成融資之時,曾以內部郵件的形式表示,在完成四輪7億美元(約43.6億元人民幣)的融資之后,京東商城目前手持約150億元人民幣的現金流。
與劉強東表態不同,供應商猜測若京東商城手持巨量現金,應該不會拖欠貨款達13個月之久。對此,京東商城與媒體對接人士表示,該供應商為“阿芙”,之所以有13個月的貨款沒有結算的原因是將增值稅發票信息開錯。京東還稱,目前正與財務等相關部門緊急溝通,并與阿芙相關人員聯系,尋求解決方案。
超一年的拖欠
該供應商和京東商城簽訂的是每月結算和付款的方式
前述精油商品供應商以郵件的形式,向本報記者展示了京東商城欠款的相關證據。這些電子資料顯示,該供應商的欠款一直被延誤,而該供應商的2011年10月的欠款,最終的付款日期為2012年12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