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來中超公司?公司將有何變化?壓力究竟有多大?
當一個個問題拋給中超公司新任總經理魯俊時,似乎已經感受到足球熱度的他一一從容回答。
“我去年一直和中超公司有接觸,作為第三方,我感到中超公司是一個不錯的賽事平臺,中國足球、中超聯賽未來會有很大的上升空間。我這個年紀已經過了以賺錢為首要目的的狀態,而是想做點事;恰逢中超公司要成為真正的商業運營公司這一契機,我就報名參加了應聘,”45歲的魯俊在接受媒體群訪時說。
魯俊還對頂著“內定”的帽子一笑了之。“足協領導對未來中超公司的定位就是更加市場化,這與管辦分離的概念是一致的,”他說,“我覺得自己能競聘成功,主要是因為公司要走真正的市場化道路,因此規避了以往由專業足球人才管理公司的情形。”
而之所以認為中超聯賽有上升空間,是因為他認為足球雖然是目前中國市場化程度最高的運動項目,“但毫無疑問,我們國家的球迷數量、市場容量等,和我們現在做的工作有很大的差距”。
魯俊要在一個月內將公司未來三年的發展規劃和效益指標的框架上報給董事會審議,但是他目前尚需對公司有一個全面的了解才能有所規劃。“我要看到最真實的東西之后才知道應該怎么做”。盡管如此,他表示,公司的盈利模式肯定要轉變,只是目前還需要董事會的認可才能披露具體的轉變。
多年浸淫在廣告業讓魯俊成為運營高手,但一個賽事管理公司顯然也需要賽事專業人才,“我雖然對足球賽事有一定了解,但這還得要專業人士,這幾天就會宣布我的副手,他主要負責管理賽事,我主要抓運營”。至于公司其他的人事變動,魯俊表示目前沒有。
多年的商海打拼,使魯俊握有一些人脈資源,他能否借助這些資源給公司送上一份見面禮?“不存在見面禮一說,畢竟現在大企業2011年度的計劃都做完了;但我們可以進行其他一些方面的開發,比如球迷互動,”魯俊說,“我們設想做一個球迷平臺,類似球迷俱樂部,我們提供一些服務、產品,真正做到中超、球迷、俱樂部三位一體,讓中超公司有一個系統的運營。”
來源:新華網(記者 公兵 岳東興) 編輯:孫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