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備好了嗎?怎么樣?”
“好了,可以了!擊掌稍微慢點!”
這是教練金帆和盲人選手李端在訓練時的一個簡短對話。10日是國家殘疾人體育綜合訓練基地媒體開放日,記者一進入田徑跑跳組訓練館,就看到金帆一邊蹲著馬步、拍著手掌,一邊用大聲而又清晰的話語引導著李端。
記者上前一問,才明白這是在做直跑訓練。“這是跳遠以及三級跳遠技術訓練中的一個環節,相對來說比較重要,”金帆告訴記者。
“我能通過聽教練的擊掌聲準確找到方向,這樣就能直線地跳入沙坑,”李端說。
半個小時后,教練手拉著李端走向場邊,慢慢坐下。李端一邊擦著汗、喝著水,一邊和記者聊了起來。
“以前我是一名籃球運動員,還和王治郅打過球呢,還曾獲得過全國青年男籃扣籃冠軍呢。”當記者問起過去的事情時,李端首先想到了這件。慢慢地,李端向記者說起了19歲那年那件讓他痛苦的事。
李端說,19歲那年,他在挪動滅火器時,發生了意外,使他失明。“可能是那滅火器報廢很久了,在我挪動的時候發生了爆炸,之后我就什么都不知道了。”說這句話的時候,李端并沒有顯得傷心。
今年34歲的李端從1997年開始從事殘疾人體育訓練,2000年入選國家隊,曾參加過悉尼、雅典和北京殘奧會,共獲得四枚奧運金牌。今年是李端第四次參加殘奧會。
“平時訓練非常辛苦,幾乎每天都要訓練多達6個小時,但他從來不說苦、不說累。他很勤奮,很自信,很開朗。”教練金帆談起自己培養了10年的“弟子”,自豪地對記者說。
“平時幾乎都在訓練,都沒什么時間陪家人和孩子,”李端說,“但是這是值得的,我不后悔。”
不知不覺到了上午11點,李端對記者說:“我們現在準備去做身體素質訓練和放松訓練。”然后,就見他起身。這時教練金帆手拉著他朝另一間訓練館走去。
“首先,我們要做的是仰臥起坐訓練,”李端說。記者看到,李端自己一邊做著,一邊數著數。教練則在一旁計時,口里小聲地說著時間,10秒、20秒、30秒……結束后,李端告訴記者:“40秒內做了40個,通過這種有節奏的仰臥起坐訓練,更有助于身體素質的提高。”
接下來,教練帶著李端做了另外兩項身體素質訓練:負重訓練和肋木舉腿。全部結束后,李端稍微有點累。“現在做放松訓練,幫你放松肌肉。”教練金帆引導著李端,“俗話說,會休息的人才會工作嘛。”
“教練帶我訓練有10年了,長時間的磨合,已經非常默契。我們這是心連心的比賽。我受傷了,教練也會痛;我拿金牌,教練也感到開心。”
倫敦殘奧會大幕很快就將開啟,李端信心十足地說,“這是我第四次參加殘奧會了,經過多年的成長,我更加自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