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在吉布提之前,國際社會早就位解決索馬里內亂做出過數次努力。早在1992年,聯合國就曾派出多國維和部隊進入索馬里,當年年底美軍也進入該國參加維和。然而在損失了兩家“黑鷹”直升機和18名士兵后,美軍于1993年底撤離。而聯合國維和行動也在1995年結束,并未取得任何有實質性的效果。索馬里的無政府狀態反而愈演愈烈,海盜也在90年代后半期由最初的一些漁民自發打擊外國漁船和污染物傾倒的行為,變成了規模化的行業。到了今天這個地步,即使是國內的混亂不能立刻被解決,哪怕是解決表面問題,學者依然認為“是到了國際社會行動的時候了”。
倫敦大學國王學院戰爭研究系主任墨文-弗羅斯特教授認為索馬里海盜劫持的不僅是過往船只,而是“全球公民社會(Global Civil Society)”。“全球所有的國家都有責任貢獻進來共同維護全球公民社會的正常運轉,”弗羅斯特在專訪中告訴《中國日報》記者。“這個社會中的主權國家有必要在這個區域部署類似國際警察行為的多邊行動來改變現在的狀況,”他強調。
而現在的歐盟行動正好代表了這種行為。雖然不奢望6艘軍艦能夠治本,但來自英國軍方(此次軍事行動的指揮國)的聲音卻指出哪怕是起到“威懾海盜”的作用也是有效果的。“我們的軍隊去威懾海盜”,英國駐華使館國防武官萬儒達(Rudi Wertheim)準將告訴《中國日報》記者。
其實在歐盟行動之前一直有北約的軍隊在索馬里附近海域巡邏,不過萬儒達認為歐盟的行動將使打擊海盜的行為更加有力。“因為打擊海盜只是北約行動的一部分,卻是此次歐盟行動的全部,”他說。歐盟軍隊的另一個主要任務還包括護送一些容易被海盜看上的船只(夾板低、航速慢的船只)。同時,萬儒達還說:“西方將會歡迎中國的貢獻。”
但是有中國學者認為此時并不是中國出兵的最好時機。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副院長金燦榮教授認為在派兵打擊海盜的問題上,中國應當“謹慎”對待。金燦榮教授同意中國貿然出兵可能會給所謂“中國威脅論”的鼓吹者一個炒作的機會。
目前已經十分混亂的索馬里或許會在不久的將來再次面臨新一輪的困境。因為其境內的3000多民埃塞俄比亞維和部隊已經表示將在2009年1月撤離,這無疑會給十分混亂的索馬里國內形勢帶來一個新的安全真空。而阿卜杜拉希-尤素福德政府也在趕緊向聯合國和非盟提出請求,要求派出這兩大國際組織派維和部隊來填補這個真空。
金燦榮教授認為中國參加聯合國維和部隊將會是比現在派海軍去打海盜一個更加合適的時機。“我認為,不到萬不得已,我們不要出兵(打海盜),”金燦榮教授如是說。
(《中國日報》新聞中心記者:張海洲 編輯:王妮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