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加強社會事業建設,努力增強經濟與社會發展的協調性。(1)優先發展教育。實施全國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推進農村中小學標準化建設。繼續實施中西部農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加強中西部地區中小學教師培訓,完善進城務工人員子女教育的相關政策措施,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加快發展中等職業教育,特別要重點支持農村中等職業教育,2009年起對中等職業學校農村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和涉農專業學生實行免費。繼續推進縣級職教中心、中等職業學校基礎能力建設和中西部地區特殊教育學校建設。實施高等教育“211工程”三期和“985工程”。2009年,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預期達到77%,普通高校計劃招收本??粕?29萬人,研究生47.5萬人。(2)著力加強公共醫療衛生。進一步完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增強重大疾病防治能力以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預測預警和處置能力。健全城鄉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繼續支持農村三級衛生服務網絡和基層計劃生育服務體系建設,推進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建設。加強重點中醫院和中醫臨床研究基地建設。將農村部分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標準由人均600元提高到720元,全面推進“少生快富”試點工作,在全國農村實施孕產婦住院分娩補助政策和出生缺陷早期干預措施,對農村婦女開展婦科疾病定期檢查。(3)大力發展文化、廣播影視、新聞出版、體育等事業和旅游業。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特別是基層公共文化設施建設。推進鄉鎮綜合文化站建設,繼續實施廣播電視村村通、“西新工程”和農村電影放映等工程。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加強文化和自然遺產地保護,做好公共博物館、紀念館免費開放工作并完善相關機制。積極發展新興文化產業。繼續實施農民體育健身工程,促進基層體育事業健康發展。加強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完成紅色旅游重點景區建設任務。
(九)扎實推進災后恢復重建工作,為災區群眾安居樂業打好基礎。(1)全面推進民生工程恢復重建。按照民生優先、統籌安排、保證重點的原則,加快城鄉住房和教育、衛生等民生工程的恢復重建。優先保障災區群眾的住房建設,到年底基本完成農村居民住房重建任務,全面啟動城鎮住房重建工作。安排好學校、醫院等公共服務設施的恢復重建,確保今年底95%以上的學生都能在永久性校舍中學習。嚴格執行強制性標準規范,既確保建成安全、牢固、群眾放心的建筑,又避免超標準鋪張浪費。(2)加快交通、通信、能源、水利、流通等基礎設施恢復重建。全力做好災區公路的保通工作,優先安排干線公路和通縣公路的恢復重建,抓好鄉村公路建設。加快電網和供電設施恢復重建。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和生態修復,搞好受損堤防、水庫的除險加固和堰塞湖治理。(3)結合群眾就業推進產業重建。把安排群眾就業與恢復重建結合起來,盡可能多地吸納災區勞動力參與到恢復重建工作中。重點支持就業容量大的企業恢復生產和重新建設。(4)加強組織協調,推動災后恢復重建規劃的順利實施,進一步做好對口支援工作,優化對口支援方案,及時研究解決恢復重建中的重大問題。
繼續加強內地與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在經貿、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等領域的交流合作,加快推進與港澳地區貨物貿易的人民幣結算試點,采取有力措施支持香港、澳門抵御國際金融危機沖擊、促進經濟發展。抓住兩岸關系改善的歷史機遇,建立具有兩岸特色的經濟合作機制,開展經濟合作,擴大兩岸直接“三通”,支持海峽西岸和其他臺商投資相對集中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
各位代表,做好2009年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任務艱巨,意義重大。我們將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接受全國人大的指導和監督,虛心聽取全國政協的意見和建議,開拓進取,扎實工作,為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促進又好又快發展而努力奮斗!
編輯:肖亭 來源:新華社北京3月15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