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歲的女拳手馬霞
英文《中國日報》9月4日報道:馬霞從掛在墻上的三十多條繃帶中取下自己的那一條,一圈圈纏在手上,用牙緊了緊,再戴上拳套和頭盔。一切就緒。
在河北省遷安市的國家隊訓練基地,這個19歲的女孩走上拳擊臺,表情兇悍而專注,出拳迅猛,腳步靈活。你難以在她身上看到同齡女孩的嬌柔或甜美。此刻,只有騰騰殺氣,霸蠻到底。
然而,當她摘下護具,你又會發現她像鄰家女孩一樣,喜歡和朋友談論衣櫥里的小宇宙,在宿舍里的三個姐妹面前穿上漂亮的裙子,在鏡子面前左顧右盼,為如何搭配而苦惱不已。

鄰家女孩馬霞

穿裙子的女拳手們
“我們隊里的女孩都有裙子,到了周末大家都拿出來臭美臭美,只是從來不好意思穿到街上去,”她低頭笑了笑。
“好多人都覺得打拳的女孩都不穿裙子,弄得我們也不敢穿出去了。”
像所有體育項目一樣,拳擊需要勇氣與毅力。
對于女拳手就更是如此。她們面對的不僅是來自對手猛烈的擊打,還有無人喝彩的寂寞或者偶爾刺耳的噪聲。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在中國,提起拳擊人們腦海中的形象僅限于阿里、泰森、霍利菲爾德,要不是出了奧運冠軍鄒市明,很多人都以為這是一項只屬于黑人男性的運動。
盡管女子拳擊在80年代已經悄然進入中國,而且早在1993年,沈陽便有了一支女子拳擊隊,但對于大多數國人來講,女人打拳,還是超出了他們的認知范圍。
“很多人認為拳擊是一項野蠻的運動,對女孩就更不用說了,他們根本就不了解拳擊文化。”馬霞顯得有些無奈,“我練了一年多的拳擊,鄰居都不知道,只知道我是練體育的,我爸媽也懶得解釋。”
直到2009年8月13日的晚上,女子拳擊成功進入奧林匹克大家庭。于是全國人民都看到她們在鏡頭前喜極而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