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英文《中國日報》3月9日報道:“現在國家批準了28個核電機組的建設,其中已經開工在建的接近24個機組,這樣快速的擴張給人才配給、企業安全文化建設都提出了挑戰,”全國政協委員,前核安全局局長王玉慶在接受《中國日報》專訪時說。
他估計現在我國核工業安全管理中,擁有經驗的高級技術人不到整個隊伍的1/3.“因為核電技術性很強,即使你大學畢業,但是沒有現場實際經驗,你也不能算一個合格的擁有核安全資質的人員。我們這方面的人才大量稀釋,應該引起高度重視,”王玉慶說。
比如原來一個核電站有五,六百人運行管理,其中80%都是干了四五年以上很有經驗的人員,現在一個公司一下子建5、6個新機組,這些人就分散出去,這就導致高級人才稀釋,王玉慶解釋道。
目前總的核安全形勢是好的。但是核電現在發展非常快,跟核電有關的企事業單位核安全的文化、核安全的意識,有些地方還比較薄弱,確實需要大大加強。“這包括從設計、設備制造、設施建設和后期運營多方面,”王玉慶說。
過去我國重要設備自給率比較低,“而現在我們國家設備自主化能力越來越強,很多過去不能制造的,現在也能制造了,”他說。“設備制造企業的質量保證體系建設就至關重要,絕不能給核設備的質量安全留下隱患。”他解釋說。
此外,核安全監管能力非常薄弱,迫切需要加強。我們目前的核安全監管人員,在編的也就300多人。美國,法國,日本平均一個機組配備的監管人員在35人到40人。
“我們現在已經有11個機組在運行,就需要近400人,還有這么多批準在建的,所以人力資源遠遠不夠,”王玉慶說。因為核安全的監管非常特殊,而且事關重大,各國都是國家直接監管。中央已開始重視這個問題,據了解中央最近大幅度增加了核安全監管人員的編制,但是能力建設和其他建設也需要盡快跟上。
“核電是一個非常賺錢的行業,但是監管人員的工資收入比照國家公務員管理,就比同行業的其他人低5倍甚至10倍,”王玉慶介紹說。像美國的核管會工作人員的工資就比普通公務員高。他建議盡快提高核監管人員的待遇,以保證吸引和穩定人才。
英文原文請見:
http://m.orobotics.cn/cndy/2010-03/09/content_9557369.htm。特別說明:因中英文寫作風格不同,中文稿件與英文原文不完全對應。(中國日報記者 謝愚 編輯 裴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