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英文《中國日報》3月25日專欄文章:從周二起,中國網民在打開google.cn(谷歌中國)頁面時,就看到瀏覽器已轉移至google.com.hk了。
這個香港網址稱自己是谷歌中文搜尋引擎的“新家”。這一改動徹底打消了所有關于谷歌公司可能回心轉意并使google.cn仍然留在內地的希望。
在過去的5年里,谷歌公司在中國精心培植了成千上萬的追隨者。如今包括我在內的很多人都十分遺憾google.cn從我們的電腦上消失了。包括我的同事在內的不少人甚至擔心谷歌撤出中國大陸,會影響國內最新技術的發展。
谷歌的撤離,揭開了持續了2個多月又撲朔迷離的謎底。在這段時間里,谷歌喋喋不休地唱著高調,不過它主要是在玩政治,而不是維護“基本人權”。谷歌公司幾乎什么也沒透露給其廣告商。同時,似乎它的每一個動作都得到了白宮和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的支持。
不管美國人可能會怎么想,也不管谷歌想怎么處理某些網站的鏈接,大多數中國人誰也不會花好多時間去搜索有關達賴、有關新疆的疆獨分子自己宣傳的那點事兒。 那些被屏蔽掉的網站僅占互聯網上微乎其微的一部分。 對中國網民來說,可用的,需要關注的網站可太多了。
其實,谷歌撤出與個別使用gmail郵箱的用戶受黑客攻擊關系也不太大。不久前,微軟公司就已經說過它們也經常受到黑客攻擊。事實上,我的一位住在波士頓的朋友很早以前就告誡我不要用gmail信箱,原因是“它不安全”。
谷歌公司正在做一場關于“原則”,關于“保衛因特網自由”的大表演。可根本就沒有什么言論絕對自由。美國人很認同在人頭攢動的劇場里,你不能大叫“著火啦”(除非是真的著火)。那在網上屏蔽兒童色情,不也是完全應該的嗎?相信包括中國人和美國人在內的大多數人都會說:應該。那么請問,在紐約招募圣戰者和在新疆煽動暴亂有什么不同?
要是有誰認為中國會聽命于一家美國搜索引擎公司,他肯定是讀華爾街日報讀得太多了。像英國東印度公司那樣的一個外國公司以其意志指使一個主權國家的時代,早在150年前就結束了。
事實告訴我們,所有那些關于什么原則的說法,都是google.cn在掩蓋其商業上的失敗的權術。
沒有哪家搜索公司能和谷歌在全球市場的份額相比,尤其是在英語搜索方面。我自己就經常使用google.com,不過我也經常去雅虎和其它媒體網站看新聞和評論。
但是,甚至在2006年谷歌信誓旦旦地保證遵守中國法律以前,它在爭取成為最棒的中文搜索引擎的戰斗中就已經落敗了。那時候,雅虎搜索在香港和臺灣兩地的運營情況都比谷歌強。
去年,在2.8億經常使用搜索引擎的中國網民中,只有17.3% 的人首選google.cn,僅比2008年增加了3.5%。
Google.cn比百度(baidu.com)可差的太遠了。百度公司由在硅谷積累了經驗并籌到風險投資的兩位中國企業家于2000年建立起來的。截止到2008年,有差不多76.9%的中國網民說他們在尋找中文信息時首先使用百度。
有中文軟件把baidu.com和google.cn給綁在一起,讓使用者可以同時展開搜索。使用過這種方式的人認為百度比谷歌搜索得更快,內容更精確。對他們來說,不用google.cn,一點問題也沒有。
我同事的擔心可能是多余的。我認為,受損失的最終還是谷歌。也許對布林先生有點不敬,不過,下一個重大的技術創新,可能出現在美國,也可能出現在中國。(中國日報高級編輯、專欄作家 黎星 編輯 裴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