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英文《中國日報》8月14日報道:兩年前,好萊塢巨制動畫片《功夫熊貓》全球熱映,累計總票房超過6.3億美元。大熊貓隨之成為國際聚光燈爭相捕捉的超級新星,進而引發影視制作人士的追捧,成為影視作品中炙手可熱的題材。2009年,《功夫熊貓》余熱未盡,由俞鐘導演的中美合拍影片《熊貓回家路》以及王岳倫執導的《熊貓大俠》相繼登上大銀幕。
在大熊貓繼續作為熱門影視題材的同時,在《冰川時代3》、《飛屋環游記》、《阿凡達》及《愛麗絲》等一系列好萊塢3D電影連番轟炸下,中國電影市場掀起了一股3D風暴。在這場視覺風暴中,作為中國傳統形象代言人的大熊貓被注入更多高科技元素,挺進世界銀屏。
日前,中國首部國產3D動畫片《熊貓總動員的》制作人陳曉翔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確認,影片預定于明年元月12日上映。
這部中德合拍影片雙方總投資高達達3.5 億人民幣,是目前中國合拍電影史上投資最高的動畫電影,片中的主角熊貓也被戲稱為“史上最貴的熊貓”。
據陳曉翔透露,指導這部大制作電影的是曾經參與制作《獅子王》、《誰陷害了兔子羅杰》等影片的格里格·馬林,目前影片的海外預售版權形勢大好,已經在除亞洲、北美市場外的100多個國家出售了預售版權,銷售總額也已達到了總投資額度的60%以上。而針對北美市場的版權預售也將于近期啟動。陳曉翔表示,作為營銷策略,屆時北美的電影發行商們將會優先欣賞到一些拍攝片花以及影片導演的簡短采訪。
兩年前,《功夫熊貓》全球吸金6.3億美元,樹立起成功典范。因此,《熊貓總動員》的預期票房受到市場普遍關注。就此,陳曉翔表示,影片全球票房預計將達到1.5億美元。“這是一個平均數字。因為導演格里格·馬林參與制作的影片的票房最高可達3億美元,我們只是做了一個平均的估計。”陳曉翔說。
談及國內市場,陳曉翔表示,影片的國內票房有信心過兩億,有可能沖擊3億,占全球總票房的30%左右。
在先前接受媒體采訪時,陳曉翔坦陳,實際上影片已經經歷了長達6年的制作期。而作為影片動畫產業鏈的一環,52集的電視版動畫片劇本已經開始創作,有望在2012年同觀眾見面。
針對部分人對影片3D技術的懷疑,陳曉翔表示,3D技術的確是影片的賣點之一,影片的動畫是由來自德國、法國、西班牙、比利時等5國的專業團隊花了4年時間制作出來的,技術支出占總投資的60%。
據報道,緊隨《熊貓總動員》之后,《功夫熊貓》的續集《功夫熊貓2》也將以3D的形式在明年6月上映。
相同的題材和技術噱頭使得兩者的比較不可避免。
“到底更喜歡哪只熊貓,觀眾會有自己的結論。但在我們的熊貓角色中,他們會發現更多的中國元素,影片的場景設置如雪山、草地等都特意采取中國的繪畫風格。”陳曉翔說。他同時強調,在《功夫熊貓》中,主角阿寶是孤軍奮戰,而《熊貓總動員》中的故事卻是發生在一個大的熊貓家族里。這是一個關于成長和合作的故事,更感人、更能引起觀眾共鳴。
“這是一部真正意義上的大熊貓的故事”,他說。
在當下席卷中國的3D風暴中,風暴高潮無疑是由《阿凡達》引發的。據廣電總局公布的數據顯示,截止6月《阿凡達》中國總票房高達13.8億。盡管制作方信心滿滿,希望在3D和IMAX屏幕上有所斬獲,但院線方面的態度卻很謹慎。
“對于目前中國3D技術,我們不抱積極預期。這部影片是否會有令人稱贊的票房表現還有待進一步觀察。”來自萬達院線的陳宏偉表示。
英文原文請見:
http://m.orobotics.cn/usa/2010-08/13/content_11152216.htm。特別說明:因中英文寫作風格不同,中文稿件與英文原文不完全對應。(中國日報記者 陳婷 編輯 潘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