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2009年1月12日,在海南省第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海南國際旅游島的建設再次引起民眾的關注。海南省省長羅保銘明確說,2009年海南省要大力推進國際旅游島的建設,把這一工作當做是海南新一輪改革開放的制高點和突破口。
|
海南省省長羅保銘 |
海南經過20年不懈努力,綜合經濟實力明顯增強,社會面貌發生深刻變化,又好又快發展的基礎不斷夯實。特別是近幾年來,發展思路越來越清晰,發展方式不斷轉變,發展成效越來越顯著。2008年4月,胡錦濤總書記親臨海南視察并發表重要講話,指出海南經濟社會已經步入發展上升期,要求海南要站在新的起點上勇做改革開放的“排頭兵”,指明了海南未來發展方向,也明確旅游產業在海南發展中的先導產業地位。2008年9月,全國政協組織部分全國政協委員、專家學者和國務院15個部委有關負責同志來海南就國際旅游島建設進行專題調研,并形成重要成果。這是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對我國最大經濟特區發展的支持,也代表了深入改革開放的方向。
海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衛留成也明確指出,海南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國際旅游島為載體,當好改革開放“排頭兵”,實現海南又好又快發展。他說,海南建設國際旅游島完全符合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符合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方向,對保護環境,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并帶動農民群眾致富都具有現實意義,應該成為海南長遠的主導產業和支柱產業。要把建設國際旅游島作為一個重要載體,一個有力的抓手。
據海南省旅游局介紹,國際旅游島是以島嶼參與世界經濟發展分工合作中形成的.根據其發展條件和比較優勢,選擇旅游產業作為其主要的產業,并依托此產業功能體系產生強大的國際客源聚集能力,而形成的島嶼經濟文化發展形態。國際旅游島包含兩個其本要件,一個是旅游業主導,即旅游業成本島的支柱產業或主導產業;二是國際化,即在旅游產業領域內,實現旅游服務自由、國際化,具有超國界吸引力,客源市場廣泛且面向世界各地。
國際旅游島人員、物資、資金進出充分自由、方便、快捷;“吃、住、行、游、購、娛” 旅游要素豐富多元,品位高雅;旅游業的開發、經營、管理、服務實現國際化、信息化。具體來講:一是島嶼旅游形象鮮明,旅游資源品位高,旅游產品豐富,達到世界級標準。二是以旅游業為龍頭的現代服務業占國民經濟主導地位。三是擁有通達世界主要地區的國際化交通、通訊網絡體系。四是旅游服務基礎設施完善,能滿足不同國家旅游者不同愛好和消費層次需求。五是國際國內游客眾多,接待規模在同類旅游地區位居前茅,其中國際游客數量、旅游外匯收入及其所占比重較高。六是為國際旅游者創造良好的旅游環境,提供簡便的入境手續,具有良好的國際語言通行環境和標識系統,完善的醫療、安全保障體系,文明的居民素質,良好的政府形象,較高的城市管理水平等。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的總體目標是,力爭用10-15年左右的時間,把海南建設成為世界一流的旅游服務國際化、生態環境持續良好、海島生態旅游特色鮮明、旅游環境安全、中外游客向往的國際熱帶海島度假休閑旅游目的地。
在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方面,海南省旅游局局長陸志遠說,目前海南省有兩個重點的工作要做,第一國際旅游島建設規劃,這個一定要有,因為建設國際旅游島不能夠頭疼治頭腳頭醫腳。建設國際旅游島要將多年的經驗和存在的問題總結好,這個旅游規劃就是總結20年來在旅游方面所走道路。第二就是旅游體制機制的創新,這個也是我們工作的重點。比如說吃住行游各要素怎么配置,旅游行業協會怎么發揮作用,旅游機構目前設置符不符合建設海南國際旅游島的定位。這個我們在國際旅游島改革當中會解決好,經過一段時間把體制機制理順。當前要把這個規劃先把它拿出來,引領我們國際旅游島建設。同時還有制度方面問題,改革開放政策免簽證政策等等,這些也是我們工作當中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