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海南省每年都舉辦國際性的歡樂節,吸引國內外的旅游者到海南島觀光旅游。(黃一鳴 攝) |
做為海南省旅游行業的主管官員,陸志遠說,在這次規劃當中,海南提出的一個創意,就是陽光海南、度假天堂,陽光是海南最寶貴資源是海南島的特色,跟大連、青島不一樣,因為海南的陽光在北緯18度。旅游產業是海南重要支柱產業,肯定支撐海南未來十年十五年長遠發展。在這個發展過程當中,海南島2007年是1800萬游客,2008年整個超過兩千萬。兩千萬人到了海南島,使海南省800多萬老百姓種的瓜果蔬菜都可以賣出去,海南建那么多賓館酒店旅游景區有人去住有人吃有人玩,對于老百姓來說整個國民收入增加,財政收入增加了,海南省政府會有更多錢扶持人民,娃娃讀書農村合作醫療等等,包括廉租房經濟適用住房,以及重點基礎設施。從每個老百姓來講,海南島變美了老百姓生活得到提高這是重要支撐,從個人來說工作崗位增加了,就業機會多。國際化改造以后,可能過去來海南島消費每人花一千塊錢,國際化以后每個游客來海南島要花兩三千塊,旅游整個產業鏈中的每個行業發展,收入增加了,海南島老老百姓的收入也增加了。只要我們逐步推廣提升,肯定增加財政收入,最終提升我們整個就業人員工資標準。
陸志遠說,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是兩個開放、兩個市場同時抓。一個對國際開放,繼續用好21國免簽證并擴大免簽證范圍。對國際開放,吸引更多游客到海南島來。第二個開放是對內地各省市自治區開放,特別是在世界金融危機前提下,引進大規模高端消費是海南首選的目標,對內地促銷是海南的重點。要把中國內地東北地區、華東地區、西北地區高端游客吸引到海南島。兩個市場,一個市場是國際市場,2009年海南省將在德國、俄羅斯、香港建立聯絡處,對國際市場加大營銷力度,國內市場發揮得天獨厚自然環境,發揮熱帶海島熱帶海洋優勢。國際旅游島一個重點是開放,還有一個方面是改革。回顧20多年海南旅游在發展方面對開放做了很多工作,盡管開放還不夠,但是改革是遠遠不足。所以海南省旅游行業管理體制機制改革是旅游局下一步主要做的工作。對外開放要把自己事情做好。通過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通過旅游轉型升級,通過包裝和改造,讓更多國人到海南島享受更多國際標準的服務,把更多錢花在海南島,這是海南建設國際旅游島的目的。陸志遠說,國際市場很重要,人人都要參與其中,這是建設國際旅游島很重要的方面。
建設海南國際旅游島,免簽證一直是大家關注的內容。海南從2001年實施“免簽”政策以來,入境旅游持續快速發展,隨著海南開始啟動建設國際旅游島,“免簽島”的呼聲也隨之而來。
羅保銘在省人大政府工作報告上說,2008年海南省旅游業實現平穩增長,全年共接待國內外游客2060萬人次,增長10%,旅游總收入185億元,增長8%。
目前,俄羅斯到三亞的旅游包機航線在旅游旺季每月已超過10個航班,英國曼徹斯特至三亞的定期旅游包機開通,日本大阪至三亞、馬來西亞吉隆坡至海口的國際航班也已恢復開通。海南旅游國際化程度越來越高。
為了加快海南旅游國際化發展的進程,海南省旅游局和政府相關部門正在推動“一程多站”旅游由瓊港合作擴大到“9+2”區域旅游,并積極推進海南國際旅游島的建設,爭取在落地簽證、免簽證和免稅商店等方面更加優惠政策。
為了讓來海南島旅游者更清楚地了解海南省外國旅游團免簽證政策,海南省公安廳、省旅游局、省外事僑務廳、省邊檢總站于2001年發布了《海南省對外國旅游團實行免簽說明》。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韓國、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德國、英國、法國、奧地利、意大利、俄羅斯、瑞士、瑞典、西班牙、荷蘭、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等21個國家持有效普通護照的公民,組團來海南旅游不超過15天的,可免辦入境簽證。
說明中規定,外國游客到海南旅游后,需要延長在海南停留時間或再到中國其他地方旅游的,由旅行社出具公函向當地公安機關申請辦理加簽手續。中國籍的香港、澳門居民來內地旅游可憑《港澳同胞回鄉證》或《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無需申請簽證。臺灣居民可在口岸申請《臺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入境簽注。
借助這一優惠政策,2007年,全省辦理口岸簽證人數達1.05萬人,免簽入境人數達21.65萬人。“我們感覺越來越忙碌。”海南鳳凰邊檢站邊檢員倪誼說,在旅游旺季,三亞鳳凰機場一天國際航班多達30多架次,檢查員必須連續工作20多個小時。由于免簽政策的實施,簡化了外國游客來瓊旅游手續,極大促進海南入境游的強勁增長,海南旅游國際化正受惠于“免簽”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