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中國在線消息:3月26日上午9時,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協定宣講會在廣西南寧市隆重舉行。參加會議的有中國、東盟10國及東盟秘書處司局高官、中國—東盟貿易談判委員會(TNC)的高官和部分企業代表。
“中國—東盟貿易談判委員會已舉行了三十次會議,簽署了中國與東盟《貨物貿易協議》、《服務貿易協議》。中國與東盟自由貿易區《投資協議》也將在今年4月舉行的中國—東盟“10+1”領導人會議期間簽署,這標志著雙方圓滿完成了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談判任務。”中國商務部國際司商務參贊張克寧在宣講會上說道。
據了解,今明兩年,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將迎來一個關鍵時期。按照自由貿易區規定的降稅模式,2007年1月1日起,中國對東盟的平均關稅已降到5.8%;2009年1月1日,又進一步降到2.4%。到2010年,中國自東盟進口的產品中,將有93%的產品實行零關稅。同樣,東盟國家也將作出類似安排。
來自印尼、泰國、越南等東盟國家的TNC高官,分別介紹了各自國家2009年和2010年在中國—東盟自貿區下的降稅安排。同時,詳細說明了不同類產品(一般產品、敏感產品和高度敏感產品)的關稅減免情況。
越南TNC高官代表在會上指出,2008年,中國與越南的貿易額為201.87億美元,其中廣西和越南的貿易總額就達31億美元之高。
面對參會的部分企業代表提到的“少設置些路障以減少邊貿中交通費用”的問題,與會的TNC高官表示,將會向本國政府和海關等相關部門提出“減少路障,加強邊貿邊境通關”的要求。
此外,中國—東盟博覽會秘書處秘書長鄭軍健在宣講會上介紹了第六屆博覽會幫助企業共同應對金融危機的新舉措。
據介紹,于2009年10月20—24日舉辦的第六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將根據形勢發展的需要,采取許多新的措施:一是展期增加1天;二是規模擴大,增加700個展位,同時設立分會場,舉辦農業專題展;三是應對金融危機舉辦金融服務展和金融論壇;四是內容更具針對性,由中國海關總署舉辦海關主題論壇,加強海關與商界合作,適應雙邊貿易擴大的需求。
編輯:鄧京荊 來源:中國日報社廣西記者站 (記者 火炎 實習記者 黃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