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線 > 天津
![]() |
中國社會科學院:歐元和人民幣進行貿易結算符合中歐雙方利益 2009-05-04 15:19
中國日報中國在線消息: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中心高偉凱博士近日在天津出席第八屆中歐工商論壇時指出:現在美元價值不穩定,中歐貿易再用美元計價,既不符合歐洲的利益,也不符合中國的利益。中歐雙方的企業交易應以歐元或人民幣結算。 “中歐貿易往來仍有許多項目以美元計價。過去,美元是穩定的貨幣,用美元計價有一定道理。但現在美元價值不穩定,再用美元計價,不符合雙方利益。而中歐雙方貿易結算使用歐元和人民幣,將使中歐之間的雙邊貿易結算更加便捷,企業貿易成本降低,同時有效規避由于美元流動性不足和幣值不穩定等帶來的潛在性風險。”高偉凱介紹說,“盡管人民幣在較長的時間內可能還不能成為國際儲備貨幣,但是人民幣作為結算貨幣,作為交易手段相對容易,也是人民幣國際化的一個必要過程。” 出席論壇相關人士也指出,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與中國經濟發展沒有相匹配的地位,中國與歐盟之間實現雙幣結算有利于提升歐元的地位也有利于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另一方面也有利于降低歐元面對美元的壓力,同時歐盟可以享受優先參與到中國資本市場的權利,增加其貿易量。 雖然歐元被普遍視為現代史上最成功的貨幣創新,但它在國際使用方面仍然遠屈居于美元之下,當前這場全球金融危機也暴露了歐元與生俱來的弱點。由于美元地位的動搖,推動中歐貿易的國際商業行為結算方式的轉變,擴大歐元在雙邊交易量巨大的貿易市場上的使用,將較大的提升歐元的國際規模效應和市場占有率。 歐盟是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是重要的投資來源地,2008年中歐雙邊貿易總值為4255.8億美元,同比增長19.5%,中歐雙邊貿易在中國整體貿易中所占的比例已經上升到16%,歐盟是中國第一大出口市場,2009年1月份取代日本成為中國進口的第一大來源地。 “摸索出適合中國發展的新的金融體系,歐洲可以為中國提供很多幫助,不斷加快中國金融市場的國際化,有利于推動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相關金融專業人士指出。 據了解,近年來中國銀行、建設銀行、工商銀行、國開行、招商銀行、民生銀行、中投公司、平安集團走出國門,收購外國金融機構股權或設立分行,主要集中在美國市場。但是,與中國金融市場對外資的開放相比,有必要進一步推動中歐金融相互開放程度。 “鼓勵中歐金融市場的相互開放,有利于中歐金融合作,強化中歐經濟聯系,也適應中歐經濟發展趨勢。鼓勵更多的歐盟金融機構進入中國市場,也鼓勵中國金融機構進入歐盟金融市場,妥善解決中國金融機構在歐盟的市場準入問題。同時積極支持中國企業進入歐盟證券市場融資。中國加大對歐洲金融市場的投資力度,有利于優化組合外匯資產,分散投資風險,有利于中國積極回應經濟全球化的大趨勢。”高偉凱強調。 編輯:關曉萌 來源:中國日報天津記者站 (記者 李享 王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