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線 > 中國在線2008
![]() |
兩種死刑方式并行12年 專家稱注射死刑尚缺標準 2009-06-16 11:31
主持人: 剛才我們說到,從1997年開始,兩種死刑的執行方式是并行的,12年時間過去了,當我們今天看到北京市的這條新聞的時候,仍然覺得它有新聞價值,你覺得什么原因? 白巖松: 因為12年的期間,其實全國各地也都在進行探索,有的地方已經開始實行了,其實早就開始實行了必須全部采用注射死刑的方式,甚至比北京要早六七年的時間,比如說上海在2002年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以后不會再有槍聲去執行死刑的過程,而是完全注射死刑,但是它并不平均。因此這一次當北京市決定年底要實行這種注射死刑的時候,對所有的死刑犯,它可能又是一個標志性的意義,接下來你會去期待,說北京的這種示范效應會不會變得很大,會不會讓全國各地的都能盡快的在技術已經成熟,和人員迅速培養,已經給了12年這樣過渡期的情況下,都實施注射死刑,因為即使面對死刑犯的死刑,他們也應該有一種公平在里頭,不是說這一年,全國一共有多少執行死刑的,但是有一部分是相對來說痛苦比較少的注射死刑,而另一部分是痛苦相對多一點的槍決,其實這也是一種不公平,希望北京的這件事能縮短這個過程。 主持人: 我們退一萬步講,即便硬件條件都已經具備了,人們的這種接受能力,軟件是不是具備,因為今天剛才短片里面也提到,做了這么一個民意調查,就是當問到你是不是贊成注射死刑的時候,有七成的人贊成,但是問他,你看我們不妨看一下,你認為應該怎樣執行注射死刑的時候,超過56%,一半以上的人認為,罪大惡極的、民憤極大的,還是應該執行槍決,你覺得這代表了人民群眾一種什么樣的想法? 白巖松: 其實第一個調查里頭,說有接近70%的選擇了應該是注射死刑,我覺得這是一種理性的選擇,當他呈現出一種理性姿態的時候,相對來說比例比較高。 但是第二個選題的時候,更多誘發的是人們感性的心態,因為這里本身有一句話叫罪大惡極,民憤極大,于是調動的是他內心感性的這種因素,所以比例一下從70%下降到50%幾。我覺得長期以來是,我們是有這樣一種可能是感性的感受,既然他那么糟糕,民憤極大,那就應該罪加一等,恨不得槍斃兩次、三次,就把他執行死刑時候的痛苦程度跟他的犯罪程度劃上一個等號,其實這兩者從今天的這個角度來看不應該劃等號,為什么呢?因為對一個人極致的懲罰就是剝奪他的生命,而沒有說在極致懲罰之后,再賦予一些懲罰的色彩,比如說讓他痛苦,讓他恐懼,讓他一槍死不了等等,這樣的話好像覺得更解恨,在個這背后好像有一種以暴制暴、以怨報怨這樣一種長期的心理。其實當我們換一個角度講,剝奪生命就是最極致的懲罰的時候,一切就應該能想得明白。 主持人: 剛才短片里面也提到了熊振林,當熊振林他一下子殺害了8個人的時候,當我們站在受害人家屬的角度去想,你當時殺人,你想出的是不擇手段,但今天讓你用這種,假如我們給他選擇的是注射死刑的話,他可以平靜的、有尊嚴地離去,從受害者家屬的角度又怎么看待注射死刑呢? 白巖松: 其實這就是社會必須在感性和理性之間找到一種結合點。當然我也聽到有人在這樣說,如果要說換一種說法,大家可能是不是會去想,如果有些文明程度發達不夠的地方,也許這樣的死刑犯,好了,就交給他們的家屬,就交給受害人的家屬,或者說是部落,或者說是村落去處理,那么結果可能就是我們在新聞當中看到的,有時候在國外會出現的,可能是用石頭把他打死,或者說其他的方式。但是你知道,社會必須要在感性和理性之間找到一種結合點,并且逐步地靠向理性,這是社會文明進步的一個標志。 我們當然理解所有受害人家屬那樣的一種心情,其實槍斃一次可能都不解恨。但是再仔細一想,首先自己的親屬的生命已經失去了,而對他最大的懲罰就是讓他失去生命,那么這一點法律已經給了你公正。 主持人: 我們再看一種質疑的方式,就覺得死刑是對犯罪人的最大的一種懲罰,它是一種最嚴酷的震懾,那么如果采用注射死刑這種方式,讓死刑犯能夠平靜的,據說是沒有痛苦地離去的話,那還會起到對社會上的不法行為、不良行為的這種震懾作用嗎? 白巖松: 其實這一點已經悄悄地在改變,從法律的角度來說,因為在社會生活當中,它引起的負面的因素一點也都不小。其實當隨著人們對人,對人性,對生命的進一步的了解之后,你會知道,沒有什么比失去生命是更痛苦的事情。 好了,過去我們也曾經出現過,當執行槍決的這種方式的時候,恨不得要游街,要示眾,要綁在后面。但是你在很多人的回憶和文字作品當中都能看到,我們即使作為一個非常健康的、正常的,然后只是偶爾成為這樣行為的旁觀者的時候,那樣痛苦的記憶,甚至一輩子抹不去,因為它對你產生的不僅僅是一種震懾,還有很大的一種恐懼,其實這是給社會附加的一種刑罰,即使是給沒有任何犯罪的人,都會變成一種懲罰。所以這種震懾和懲罰怎么去解決它,當社會逐漸在前進的時候,當要以人為本的時候,這種行為當然是要逐漸地靠近,就是說既然全社會對人的理解已經有了進一步的這種增高,知道剝奪生命就是最高的一種處罰之后,這已經足夠讓大家要以法律為準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