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線 > 圖片中國
![]() |
云南撫仙湖——蕩漾在心尖深邃的藍 2009-06-17 16:36
中國日報網中國在線消息:云南第三大高原湖泊撫仙湖曾經爆發藍藻,污染嚴重,經過堅持不懈的治理,取得成效,如今撫仙湖水恢復并保持I類水質,中國日報記者最近深入到撫仙湖邊采訪,這里將講述云南玉溪“撫仙湖”保護治理的創新理念和實踐成果。 云南撫仙湖深入調查 蕩漾在心尖上深邃的藍 撫仙湖碧藍的湖水 夕陽西下的撫仙湖 云南山多,云多,湖也多。在云南地圖上,那些藍色不規則狀的翡翠,就是湖泊。 撫仙湖,珠江源頭第一大湖。湖容量189億立方米,是滇池水量的12倍、洱海水量的6倍、太湖水量的4.5倍,蓄水量占云南九大高原湖泊的68.9%。湖水平均深度為87米,最深處有157米,是我國第二深水湖泊,僅次于東北長白山火山口湖——天池。 撫仙湖水清澈純凈,透明度平均為8米,最大可達12.5米,居云南省湖泊之最,是我國內陸淡水湖中水質最好的湖泊之一。湖面海拔高度為1721米,湖面積216.6平方公里,僅次于滇池和洱海,為云南省第三大湖泊。撫仙湖位于云南省玉溪市澄江、江川、華寧三縣間。 2009年6月12日—18日,首屆中國聶耳音樂(合唱)周在云南玉溪市舉行,中央駐滇媒體、省內媒體及省外部分媒體的記者在云南省委宣傳部的組織下來到玉溪,參加活動報道。借此之際,我與《河南日報》的主任編輯梅老師深入全面調查了撫仙湖的“前世今生”。 驅車從玉溪市出發不到一個小時就到撫仙湖的陽光海岸景區,陪同我們的是云南玉溪撫仙湖管理局環保科科長何俊民和石蕊,以及玉溪市信訪局馬副局長。透過車窗景色的移動,何俊民和石蕊給我們講述玉溪近十年來的變化及撫仙湖的污染、治理等情況。 曾經:撫仙湖水質惡化 2002年,一份關于撫仙湖水質惡化的報告,令世人震驚:撫仙湖總氮的含量從每升0.14毫克升到了每升0.24毫克,突破I類水質標準,在撫仙湖南岸的玉帶河入水口,水質已下降到三類或四類,且有繼續惡化之勢。 2002年6月29日,撫仙湖藍藻爆發,向人們敲響了水質惡化的警鐘。經過環保、水利專家調查,撫仙湖的藍藻來自上游的星云湖。星云湖與撫仙湖由一條2公里長的隔河相連,水質為劣Ⅴ類。兩湖之間有兩道閘門控制水流,但因2002年星云湖大量向撫仙湖排水,將湖內的藍藻輸送到了撫仙湖。 除此之外,造成撫仙湖污染的原因還有以下幾方面。農業污染:大量的施肥和過量農藥的使用成為水域污染的重要原因;農村生活污染源污染:沿岸很多村民都將生活垃圾和人畜的糞便亂堆亂放,甚至部分村民在湖邊清洗污物,或將垃圾、污水倒進湖內;工業污染:在撫仙湖徑流區內磷化工是該流域內的支柱工業,有很多企業都分布在徑流區內,這些企業排放的“三廢”成為湖泊的又一污染源;違法捕撈:部分漁民用柴油為燃油的拖拉機頭拖網捕魚,致使大量的柴油外泄滲入湖中,造成了水域污染;旅游污染:上世紀90年代以來,撫仙湖沿岸建賓館、開飯店,污染劇增;百里湖面,數百艘機動船艇劃出陣陣白浪,每年在湖中殘留下六七十噸油污;流域區內上百條河溝污染日益嚴重,每年2億多噸劣質水、2萬多噸垃圾肆意流進撫仙湖…… 對于平均深度87米,容水量185億立方米,相當于6個洱海或12個滇池容水量的撫仙湖,水體一次置換需167年,一旦污染,后果不堪設想。 云南玉溪撫仙湖管理局環保科科長何俊民說:“2002年,撫仙湖流域磷礦開采加工業產生了非常嚴重的磷污染,并沿著河流及地下滲流影響到撫仙湖,是整個北部湖區磷污染的重要污染源。即使在磷礦開采完畢、磷化工企業關閉之后,采礦跡地和堆渣場的通過風化、微生物轉化、降雨淋溶對地表徑流和地下滲流的污染仍持續,是造成撫仙湖最主要的污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