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線 > 陜西
![]() |
陜西擬立法保障零就業家庭權益 2009-07-23 09:28
中國日報網中國在線消息:昨日,《陜西省就業促進條例(草案)》(以下簡稱《條例(草案)》)被提交到陜西聲第十一屆人大常委會第9次會議進行審議。《條例(草案)》明確規定對增加就業崗位的企業實行稅收優惠政策,對創業者提供稅費減免等七項扶持政策,確保零就業家庭至少一人就業。 倡導創業 七類人群是扶持主體 《條例(草案)》鼓勵勞動者自主創業、自謀職業。作為創業扶持主體,城鎮失業人員、大中專院校畢業生、退役軍人、殘疾人、被征地的農民、留學回國人員以及農民工回鄉創業者,可以申領“陜西省個體自主創業優惠證”,作為享受各項扶持政策的憑證。 在稅費減免、小額擔保貸款、創業培訓補貼、場地安排、免費提供開業指導、為勞動密集型小企業提供資金支持。在各級人民政府和部門制定的其他扶持政策方面,創業者可獲得政策扶持。 強化職責 就業成政績考核指標 《條例(草案)》強化了政府促進就業的職責。要求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把擴大就業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目標,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并制定促進就業的中長期規劃和年度工作計劃。并將城鎮新增勞動力就業、高校畢業生就業、就業困難人員就業和農業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及控制失業率等,作為政府目標責任考核的重要內容。 各級政府應當創造公平就業環境,消除就業歧視,制定政策并采取措施對就業困難人員給予扶持和援助,對促進就業工作中做出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應給予表彰和獎勵。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在財政預算中安排適當資金,用于促進就業工作;應建立失業預警制度,加強失業動態監測,有效預防、調節和控制失業。 工會、共青團、婦女聯合會、殘疾人聯合會、工商業聯合會以及其他社會組織協助人民政府開展促進就業工作,依法維護勞動者的勞動權利。 增加就業 企業可獲稅收優惠 《條例(草案)》鼓勵企業增加就業崗位,扶持失業人員和殘疾人就業,對吸納符合國家規定條件的失業人員達到規定要求的企業、失業人員創辦的中小企業、安置殘疾人員達到規定比例或集中使用殘疾人的企業、從事個體經營的符合國家規定條件的失業人員、從事個體經營的殘疾人、國務院規定給予稅收優惠的其他企業、人員等給予稅收優惠。 《條例(草案)》還規定,各級人民政府應采取多種形式開發公益性崗位,優先安排符合崗位要求的就業困難人員就業。街道、社區公共就業服務機構經確認為零就業家庭的,應為該家庭中至少一人提供適當的就業崗位。 編輯:鄧京荊 董淼 來源:中國日報陜西記者站(記者 馬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