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線 > 中國在線2008
![]() |
黨中央、中央軍委推進國防和軍隊建設與發展60年紀實 2009-09-30 08:58
實現軍隊建設指導思想戰略性轉變 走中國特色精兵之路 20世紀80年代初,冷戰的陰云還籠罩在人們頭上,鄧小平就敏銳地洞察到:世界大戰一時打不起來。 “我們感到,雖然戰爭的危險還存在,但是制約戰爭的力量有了可喜的發展。”“爭取五至十年不打仗的和平環境是可能的。”他告誡全黨全軍,“這個判斷,對我們非常重要”“沒有這個判斷,一天誠惶誠恐的,怎么能夠安心地搞建設?” 這一系列具有遠見卓識的戰略判斷,撥正了國家建設發展的航向。服從服務于黨和國家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工作大局,國防和軍隊建設從立足于“早打、大打、打核戰爭”的臨戰狀態轉移到和平時期建設軌道。 專注于改革開放的中國,應該擁有一支什么樣的武裝力量? 1981年秋天,一場氣吞山河的大演兵在華北大地拉開帷幕。 這是人民解放軍第一次按現代戰爭要求組織的諸軍兵種合同軍事演習。 演習結束后,鄧小平登上敞篷車檢閱參演部隊。面對征塵未洗的將士,鄧小平對新時期軍隊建設總目標作出高度概括:建設強大的現代化、正規化的革命軍隊。 1984年10月1日,共和國35周年國慶。人民解放軍陸海空三軍在天安門前威武列陣,展示部隊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的嶄新成就。 就在這次閱兵8個月后,鄧小平在人民大會堂東大廳伸出一個手指,向全世界宣布裁減軍隊員額100萬。 兵多不一定強國,冗兵卻能誤國。基于對國際國內局勢的判斷和建軍規律的認識,鄧小平的“精兵”思路日漸清晰。 ——如此大規模的裁軍,會不會削弱軍隊的戰斗力? “我軍過去只講數量,不講質量。現在改變了,講質量,講真正的戰斗力。搞少而精的、真正頂用的。” ——作為國家利益的忠實捍衛者,我軍應該確立什么樣的戰略方針? “我們實行的是積極防御的戰略方針。” ——面對可能發生的反侵略戰爭,我軍長期賴以制勝的法寶是否依然有效? “經驗證明,只要我們堅持人民戰爭,敵人就是現在來,我們以現有的武器也可以打,最后也可以打勝。” 實事求是,因勢而變。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軍隊,義無反顧地邁上了“精兵、合成、高效”的現代化建設之路—— 1980年至1981年,裁并了各級機關重疊機構,撤銷了省軍區獨立師,部分野戰軍步兵師改為簡編師。 1982年至1983年,將軍委炮兵、裝甲兵、工程兵部改為總參下轄的炮兵部、裝甲兵部、工程兵部;軍區直屬的炮兵、坦克和野戰工兵部隊,大部劃歸陸軍部隊建制;將鐵道兵并入鐵道部;基建工程兵集體轉業到國務院有關部門和所駐省、自治區、直轄市。 1985年的百萬大裁軍,中央軍委所屬總部機關人員精簡近一半;11個大軍區精簡合并成7個;全軍減少軍級以上單位30多個。 經過精簡整編,人民解放軍兵員總額從1975年前高峰時的611萬,減到1985年的300萬。 在20世紀80年代中國大裁軍的舞臺上,上演的并非簡單的大裁員,而是戰略性結構大調整。與裁軍相同步,陸軍航空兵部隊、電子對抗部隊等新兵種,以及預備役部隊相繼成立;隨著陸軍集團軍的組建,陸軍中技術兵種比例首次超過步兵,人民軍隊邁出由摩托化向機械化的關鍵一步…… 從百色起義開始,經歷了人民軍隊成長壯大漫長過程的鄧小平,對軍隊的革命化建設、尤其是對黨對軍隊絕對領導這一根本原則,有著非同尋常的感受。 1975年,重新回到領導崗位的鄧小平第一次到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機關講話開篇就說:“我們這個軍隊有好傳統。從井岡山起,毛澤東同志就為我軍建立了非常好的制度,樹立了非常好的作風。我們這個軍隊是黨指揮槍,不是槍指揮黨。”1989年11月,在離開軍委主席崗位之際,他向全軍指戰員提出殷切期望:我確信,我們的軍隊能夠始終不渝地堅持自己的性質。這個性質是,黨的軍隊,人民的軍隊,社會主義國家的軍隊。 作為一位放眼世界的戰略家,鄧小平始終把現代化建設放在我軍全部工作的中心位置。他多次強調,謀劃軍隊建設全局,“指導思想要明確,就是要解決現代化問題”。 未來戰場上的較量,最根本的是人的素質的較量。在黨中央、中央軍委的關心指導和決策部署下,100多所軍隊院校得以恢復。新成立了國防科學技術大學,并將原軍事、政治、后勤三大學院合并成為培養高級指揮人才、高級參謀人才和高級軍事理論研究人才的我國最高軍事學府——國防大學。我軍人才隊伍建設步入了加速發展的快車道。 1987年,中央軍委明確提出,部隊訓練要以合同戰役戰術訓練為中心。翌年的中央軍委擴大會議上,鄧小平指出,必須把提高戰斗力作為軍隊改革和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作為檢驗各項工作的根本標準。 與革命化和現代化一樣,正規化也被鄧小平置于軍隊建設的重要位置。他強調,軍隊的現代化水平越高,越需要加強正規化建設;軍隊建設的所有領域、所有方面,都要建立制度,制定法規,納入法制軌道。 1988年9月14日,中南海懷仁堂。鄧小平在這里會見了實行新的軍銜制后首批被授予上將軍銜的人民解放軍17位高級將領。實行新的軍銜制,是全軍官兵盼望已久的一件大事,是加快和深化軍隊改革的重要步驟…… 改革,改變了國家命運;改革,振興了人民軍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