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線 > 中國故事
![]() |
“跑城管”矮化了城管還是妖魔化了小販? 2009-11-04 08:40
中國日報網消息:11月2日,廣州市城管局局長李廷貴做客某節目時語出驚人:在制止不了違法現場時,城管人員要學會“跑”!記者了解到,這項“管城經”已成為城管隊員培訓內容之一,“跑”是為避免與流動攤販發生正面沖突,其目的為“親民城管”。(《信息時報》11月3日) “制止不了違法現場,城管人員要學會‘跑’”!也許這本是城管局長的無心之談,結果被媒體有意放大了,“管不了就跑”的城管經一下子躥紅了網絡。不過,據新聞披露,城管人員之所以要“跑”,是為了避免與流動攤販發生正面沖突,其目的為“親民城管”,而且,這項“管城經”已成為城管隊員培訓內容之一。如此看來,這倒不是媒體有意將其“娛樂化”了。 而好事的網民卻在“挑釁”著這項“管城經”的實施意義,有網民將其概括這是城管“敵進我退”的策略所在,城管與小販的矛盾似乎已經成了“敵我矛盾”。網民的調侃固然可笑,但這項另類的“管城經”到底有沒有矮化城管丑化小販呢?或者說“管不了就跑”的培訓內容真的能實現“親民城管”的目的嗎? 現實中,小販被城管追著東躲西藏并不鮮見。當然,城管打死小販、小販戳傷城管、小販被迫自戕這樣的極端個例也曾出現過。如何緩解兩者之間的對立情緒一直是城市管理者頗為頭疼的一件事,城管到底該如何執法爭議紛紛。媒體曾經將城管的執法態勢分為兩派:強硬的“鷹派”執法崇拜權力的威力,配備有盔甲、防割手套等精良裝備,往往講話蠻橫、行動粗野;而溫和的“鴿派”執法則主張親民、文明執法,教育處罰結合以教育為主,能不罰款就不罰款,為弱勢群體想出路謀生路。 可以想見,廣州市城管局局長“制止不了違法現場,城管人員要學會‘跑’”的一番話,是力圖向打造鴿派城管的方向努力的。只是,在這樣的培訓意識中,他們有意無意地以“自我矮化”的形式“妖魔化”了小商小販。現實執法中,縱然有城管被小商小販傷害的事實,那畢竟也是極其個別的現象,與小商小販對城管的“恐懼”程度以及他們自身所受的傷害相比,小商小販們遠遠沒有普遍到抵抗城管執法的地步。而“管不了就跑”的這項“管城經”似乎在向城管人員以及公眾傳達一種潛意識:小商小販猛于虎,管不了總可以躲得起吧!但是,無論城管局長在語言表達上多么委婉地“自我矮化”,在現實的映照下,小商販整體上依舊處于弱勢的態勢無可爭議,他的這種潛意識也勢必要遭到公眾的嘲諷。 按說一種表達的失誤或者不恰當,是不應該被過分解讀的。但城管整體形象依舊沒有得到徹底改觀的情形,又不由得激發了人們去過度詮釋這位城管局長另類“管城經”的沖動,“制止不了違法現場,城管人員要學會‘跑’”的“管城經”不可避免地躥紅網絡,豐富著官員們創造的“雷人之語”,成為普通百姓茶余飯后的笑談。 編輯:馬原 來源:中國青年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