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性檢閱啟動跨世紀步伐
公元1999年10月1日。
風雨過后,北京的黎明。位于長安街建國門的古觀象臺,像一位飽經憂患的老人靜靜矗立,歷經百年滄桑,親眼目睹了中華民族屈辱、抗爭、解放,到以東方巨人的雄姿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歷史。今天,在新中國成立50周年之際,他在陽光下,欣然西望:
一道壯觀的綠色長城,沿天安門側畔綿亙向東。排列在長街之上的陸海空三軍、人民武裝警察、預備役和民兵的17個徒步方陣、25個戰車方陣,似挺立的峰巒,如堅固的城垛,巍然屹立。此刻,132架戰鷹編成10個空中梯隊,也正在華北7個機場翹首待飛。
10時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50周年慶典開始!50響禮炮轟鳴,讓中華兒女熱血沸騰的《義勇軍進行曲》奏響,鮮艷的五星紅旗像一束火焰在天幕上燃燒。
10時15分。天安門廣場萬眾屏息,所有的目光都聚焦高聳的門樓。一輛紅旗敞篷轎車,緩緩駛出天安門,駛過金水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江澤民站立在敞篷車的正中央。
閱兵總指揮、北京軍區司令員李新良上將軍姿嚴整,向江主席報告:“主席同志,受閱部隊列隊完畢,請您檢閱!”
在閱兵總指揮的陪同下,江主席乘檢閱車向受閱方陣馳去。這是黨的第三代領導核心第一次在天安門廣場檢閱三軍。
多么相似又多么難忘的情景啊!1984年10月1日,鄧小平檢閱三軍走的就是這條路線。15年改革,15年發展,這條路上迎來了黨的第三代領導核心。江主席主持軍委工作10年間,繼承毛澤東、鄧小平的建軍思想,提出我軍建設的總要求,確立新時期軍事戰略方針,實行軍事斗爭、軍隊建設兩個根本性轉變,制定了軍隊跨世紀發展的宏偉藍圖,人民軍隊的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都有了巨大的進步。世紀之交,黨的第三代領導核心的莊嚴檢閱,必將激勵人民軍隊更加意氣風發地向新世紀邁進。
“同志們好!同志們辛苦了!”江主席的問候如和煦春風,溫暖軍心。
“首長好!為人民服務!”官兵們的回答似驚雷回蕩,山呼海應。
徐徐前進的檢閱車,牽動著受閱將士的目光,激起他們滾滾心潮。他們當中許多人已不是第一次見到江主席了。1989年11月,江主席就任中央軍委主席后,風塵仆仆上高原、下海島、走邊防、看哨所,足跡遍及大江南北、長城內外的座座軍營。朗朗笑聲留在了綠色營區,親切教誨銘刻在官兵心頭。這一切都已化為推動人民軍隊建設的巨大精神力量。
50年前的今天,毛澤東主席站在天安門城樓上,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號召人民解放軍乘勝前進,解放全中國!
15年前的今天,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也是站在這里,向人民軍隊發出偉大號召:務必時刻保持警惕,不斷提高自己的軍事政治素質,努力掌握應付現代戰爭的知識和能力。
今天,黨的第三代領導核心江澤民主席又站在這里,號令三軍向新世紀邁進!
黨的領導是永遠不變的軍魂
156雙軍靴有力地敲擊著大地,156支鋼槍閃爍著堅毅和威嚴。10時36分,共和國三軍儀仗隊護衛著八一軍旗,邁步走向天安門。
在鮮紅的軍旗召喚下,一瞬間,綠色長城變成了綠色鐵流。
看,綠色迷彩的陸軍方陣,雪白的海軍方陣,藍綠相間的空軍方陣,花藍色海洋迷彩的海軍陸戰隊方陣,花白色城市迷彩的空降兵方陣,戴藍色頭盔的男民兵方陣,佩紅十字臂章的女兵方陣,戴橄欖綠頭盔的特警方陣,灰綠色的預備役方陣,一身紅裝的女民兵方陣。不論哪一支隊伍,不論你橫看、豎看、斜看,每一個排面都整齊如一人;每一條頭線、胸線、臂線、腳線都筆直如刀削。
駕駛新型輪式步戰車的“鐵軍”開過來了。它的前身是北伐軍中著名的“葉挺獨立團”,是我黨掌握的第一支武裝;
裝備著新型自行高炮的“戰斗英雄連”開過來了。它曾是紅軍第一軍第一師第二團警衛連。1927年10月,紅軍“三灣改編”,毛澤東就是在這個連隊進行“支部建在連上”試點,為建設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新型人民軍隊奠定了基礎;
駕駛著先進反坦克導彈戰車的南京軍區某部開過來了。這是在黃麻起義中誕生的紅軍部隊,穿過5次反圍剿的腥風血雨,跟著黨走過了最艱難困苦的歲月;
駕駛履帶式步戰車的“紅軍團”開過來了。這是平江起義的英雄部隊,跟著黨上井岡山,走長征路,浴血抗戰,解放全中國,揮師朝鮮,黨指到哪,就打到哪,戰無不勝……
今天,這支受閱大軍是人民軍隊英雄群體的歷史性大會師,是人民軍隊72年光輝業績的大展示。他們中間還有“淮海戰役大功團”、“上甘嶺特功八連”、“黃繼光班”、“董存瑞班”、“王杰班”、“王海大隊”等英雄集體;有張思德、邱少云的老部隊;有擊落美制U-2高空偵察機的“英雄營”;有首次出色完成原子彈試驗空投任務的空軍某轟炸航空兵師等功勛部隊。相當多的官兵在執行重大任務中立功、受獎、被授予榮譽稱號。
多么嚴整豪邁的陣容,多么震撼人心的足音!天安門城樓上的黨和國家領導人、東西兩側觀禮臺上的來賓,為這宏大的陣容和整齊劃一的步調而喜悅,而驚嘆,無數雙手向著受閱官兵揮舞。花海如潮的廣場,10萬名少先隊員、中學生、大學生,用花束編織成“政治合格”四個巨幅大字,贊美人民軍隊堅定的理想、信念和統一的意志、步伐。
這整齊、鏗鏘的足音從歷史深處走來。人民軍隊自誕生伊始就把保證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一切聽從黨指揮作為建軍根本原則,始終堅持,代代相傳。江主席主持軍委工作以來,繼承了毛澤東、鄧小平同志一系列重要建軍思想,把保持人民軍隊的根本性質、堅持黨對軍隊絕對領導作為人民軍隊的軍魂,大力加強思想政治建設。這是我軍能在國際風云變幻面前,在國內復雜政治斗爭面前,在改革開放的各種考驗面前,始終保持清醒頭腦和堅定的政治立場,出色履行黨和人民賦予的各項使命的根本原因。錚錚足音,傳遞著一個共同心聲:無論過去現在未來,無論如何艱險困難,我軍都是黨和人民最可信賴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