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手動兩種準備
五星紅旗能否在國慶大典那一刻順利升至旗桿頂部?對此,周總理還是有些擔心。于是,他派閱兵總指揮聶榮臻司令員仔細檢查升旗的各個環(huán)節(jié)。
聶榮臻專門到廣場檢查了解升旗的問題后迅速做出指示:務(wù)必考慮周到,要準備兩條繩子,并且派4名政治可靠、身強力壯、五官端正的戰(zhàn)士當護旗衛(wèi)士,一旦電動升旗發(fā)生故障,立即人工升旗。總之,要確保新中國第一面國旗在開國大典時萬無一失、順利升起。
隨后,北平市糾察總隊一大隊接到了指示,而李元甫等四人有幸擔任了這項光榮而艱巨的護旗重任:保證國旗絕對安全,一旦機械失靈,立即拉動繩子,在2分鐘之內(nèi)把國旗升到頂端。
“當時,我們四個人心情是無比激動,也深感責任重大,直怕有任何閃失。”
兩分鐘定格歷史瞬間
在天安門廣場22米高的鐵制旗桿下,李元甫四個人仔細地了解、練習升旗時的要領(lǐng),四個人分工明確,并研究遇到問題時的緊急處置措施。
一切就緒后,守衛(wèi)在旗桿下,四個人靜靜地等待。那時,升旗儀式的時間是絕對保密的,沒人知道幾點開始升旗,只能隨時待命。
直到中午12點,仍沒有任何確切的消息。天安門西側(cè)有個西皮市小市場,李元甫他們被安排在這個小市場吃午飯。“午飯是糖包,在那時應(yīng)該是規(guī)格很高的。”
那莊嚴輝煌的時刻越來越近了。此時,參加開國大典的受閱部隊和各界群眾按照指定的地點陸續(xù)進入會場。整個天安門廣場匯成了歡慶的海洋。
“毛主席來啦!毛主席登上城樓啦!”下午近3點,牽動人心的時刻終于到來了。
李元甫和3位戰(zhàn)友已經(jīng)準備就緒。他們在旗桿下站姿筆挺,那塊即將飄揚的“紅布”熠熠生輝,他們此時的激動心情溢于言表。
3時許,大會秘書長林伯渠宣布:“請毛主席升旗!”
“請毛主席升國旗!”李元甫聽到林伯渠又大聲宣布一次,其中增補了 “國”字。
緊接著,李元甫又聽到大喇叭里傳來一句焦急的問話:“升旗的機關(guān)在哪里?”
天安門城樓上的人們,并不知道他們的小聲說話會通過話筒傳出來。李元甫老先生笑著說:這不能怪他們,這是他們第一次舉行如此宏大壯觀的慶典,沒有經(jīng)驗。
在雄偉的國歌聲中,毛主席按動了電動按鈕,隨著國旗繩索的啟動,李元甫四個人,目不轉(zhuǎn)睛地盯著那面五星紅旗,為以防萬一,他們手中順勢交替倒換著繩子,護送著長5米、寬3.3米的嶄新國旗升起。
兩分鐘,22米,國旗緩緩順利升空。此時,掌聲雷動,人聲沸騰。毛主席也很激動,他興奮地脫口大喊了一聲:“升得好!”話音剛落,禮炮驚天動地地鳴響了,全場歡呼雀躍,人群沸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毛主席萬歲!”海潮般的歡呼聲經(jīng)久不息,將那莊嚴、熱烈的大典氣氛推向高潮。
李元甫和3位戰(zhàn)友心中的一塊石頭終于落地了。這時,他們仰望高高飄揚的五星紅旗,都情不自禁地流出了熱淚。回去后,李元甫和戰(zhàn)友激動得一夜沒合眼。
李元甫說,這次經(jīng)歷是他一輩子的驕傲。
編輯:寧波 來源:燕趙晚報(記者 楊琨 珊佳 實習生 馬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