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作為一名光榮的女兵,為慶祝國慶35周年,走在1984年10月1日通過天安門前的閱兵方隊中。
2009年4月6日,我受邀來到了位于京郊的國慶閱兵村的女兵營地,看望正在像我們當年一樣訓練著的小戰友們。
人的一生總有一些抹不去的記憶,任憑時光流逝,它卻永遠深藏在心,在閱兵村中,我的思緒飛回到25年前,記憶深處的那段珍藏,又一幕幕浮現在我的眼前……
神圣使命從天降
1984年2月的一個上午,承德解放軍266醫院趙院長辦公室。
“邵雅梅同志,經院黨委嚴格審核,研究決定,派你去參加國慶35周年‘大閱兵’!”
“大閱兵?”19歲的我全然不知它是怎么一回事兒。我一下子懵住了,院長看出了我的心思,接著對我說:“小邵呀,這次國慶‘大閱兵’將在天安門廣場舉行,它是我們國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振軍威,揚國威,展現中華民族的精神風貌,舉世矚目,意義重大而深遠。”
我站起身來,鄭重地向院長敬了一個軍禮:“請首長放心,我保證完成任務!”
兩天后,我在興奮沖動的狀態中,來到了石家莊北京軍區軍醫學校訓練基地。經過嚴格的體檢和體能測試后,我和421名女戰友被留了下來,從這一刻起,我們這群“小女兵”就走進了長達8個月的全封閉、超強度、單調艱苦的閱兵訓練。然而它卻最終演化出了我們生命百花園中的一朵絢爛之花。
烈日之下樹軍威
5月初,我們女兵方隊正式進駐北京沙河機場的閱兵村。
與其說訓練比拼的是姿態、動作、步伐,倒不如說是對每個人意志的錘煉和韌勁、決心、自信心的考驗,誰能堅持到最后,誰才有機會邁步走過那光榮的地段。
方隊正步訓練恰逢酷暑盛夏,廣闊的機場上連一棵小樹都看不見,一絲風也沒有。頭上是烈日毒曬,腳下的水泥地燙得汗一落地馬上就被蒸發掉了,地表溫度最高時達到60多攝氏度,熱氣直往上冒,就如同置身在一個大火爐里。而且還要連續不停地做動作,不僅渾身濕透,鞋殼里都能倒出水來。
帳篷里最高溫度達到56攝氏度,隊里怕我們休息不好影響第二天的訓練,每天發冰塊給我們降溫。為了通過天安門這196米,3.3分鐘,我們軍姿站了上千個小時,齊步正步一絲不茍地走了數千公里,那其中的“滋味”是用語言難以形容的。
讓我記憶最深的就是“拔軍姿”訓練,一站就是兩個小時,太陽曝曬、疲勞口渴不說,各種蚊蟲叮咬在臉上、身上,又癢又痛,站到最后時,身體已經不聽使喚了,很多女同事的面部被強烈的紫外線燒傷了,臉上先是起疹子,接著是破潰流水,最后是結痂,即便如此,大家仍在堅持,再堅持。
“魔鬼”般的訓練,不久就讓我們的忍受力達到了極限。可這時,每個人心里都明白,絕不能倒下,只要“站軍姿”時暈倒過一次,第二次再暈倒時就要沒商量地立即被淘汰,去當預備隊員。
為了那歷史性的時刻,為了女兵方隊的榮譽和自己的榮光,絕不能掉隊,絕不能出局。這就是我們能堅持下去的精神支撐。
閱兵后的25年中,這種頑強的意志和精神,使我勇敢地去面對、無數次戰勝了各方面的困難,快樂而幸福地生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