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西藏拉薩第一小學學生在演唱歌曲。連日來,西藏各地舉行各種活動,迎接第二個“西藏百萬農奴解放紀念日”。2009年1月19日,西藏自治區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決定,將3月28日定為“西藏百萬農奴解放紀念日”。新華社記者 覺果 攝
燦若星辰的高端人才不斷涌現在雪域高原上
58歲的白瑪赤林高票當選西藏自治區新任主席,成為1965年西藏自治區成立以來第八位藏族主席,成為又一個農奴出身走上中國高層政治舞臺的焦點人物。
最新統計顯示,截至去年,西藏自治區級領導干部中,藏族和其他少數民族干部占70.42%,其中西藏自治區人大常委會主任、政府主席、政協主席、高級人民法院院長均由藏族干部擔任。藏族和其他少數民族干部占地廳級干部總數一半以上,而這些高級領導干部的絕大多數都出生于普通農牧民家庭。
這在舊西藏是不可想象的。在封建農奴制度下,教育是貴族和僧侶的專利,從來沒有被當成“人”看待的廣大農奴長期被壓制在蒙昧狀態之中。直到和平解放時,西藏社會仍然處于極度封閉落后的狀態,現代工商業和現代科技、教育、文化、衛生事業幾乎是空白,西藏人口95%以上是文盲、半文盲,很多人連自己的賣身契都看不懂。
為了提高西藏人的素質,1951年國家建立了西藏第一所現代教育學校——昌都小學。如今,西藏已形成包括幼兒教育、基礎教育、高等教育、職業教育、特殊教育、成人教育在內的現代民族教育體系。自1985年以來,西藏義務教育階段“三包”標準提高了8次。2007年,國家全部免除西藏中小學生學雜費,西藏成為全國第一個實施免費義務教育的地方。
2009年西藏教育水平進一步提升,“普九”“掃盲”任務全面完成,還免除了農牧民子女中職教育學費和住宿費,對高校師范、地礦及涉農專業學生實行了免費教育。
以現代科學文化知識充實了心靈的西藏人民,迸發出深層潛能,張揚著鮮明個性,開始在廣闊的社會舞臺上實現人生價值。
創設了數十所希望小學的教育家、蜚聲海內外的歌手、解除無數患者病痛的國醫圣手、統領千軍萬馬的將軍、創造著財富神話的億萬富翁、把作品賣到全世界的畫家、奪得奧運攝影全國金獎的記者、在氣候變化和野生動物保護方面取得國際先進成果的科學家……燦若群星的高端人才不斷涌現,已成為西藏人的素質飛躍式提高的突出表現。
多吉目前正忙著主持西藏礦產資源“摸清家底”的工作,最近中央召開的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談會提出使西藏成為“重要的戰略資源儲備基地”讓他非常興奮。這位皮膚黝黑、體格敦實的藏族漢子在雪域高原上赫赫有名,因為他是中國工程院歷史上第一位藏族院士。
1953年,多吉出生在西藏山南一個偏僻山村的農民家庭,從一名普通的技術員干起,逐漸成長為地熱勘查和開發領域的國際權威專家。上世紀80年代末,他先后赴歐美深造。當時,不少學者被這位藏族青年的鉆研精神和嚴謹的科學態度所打動,勸他留美工作,但他婉言謝絕了。
談及這段往事,多吉反復對記者強調兩個字——“感恩”。他說:“如果沒有民主改革,別說沒有學上,就連吃飯都成問題,院士就更是一種遙不可及的奢望。我的根在祖國,在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