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以來,中國南方地區發生了汛情,尤其是近日長江流域的洪峰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秘書長、水利部副部長劉寧指出,1998年以后實施的29個長江建設項目,今年年初已經全部經過了竣工驗收,質量有保障。
劉寧介紹,1998年以后實施的這29個長江建設項目,今年年初已經全部經過了竣工驗收,在整個建設工作中嚴格實行了“四制”管理,質量有保障,能夠經受住類似于像98年這樣大洪水的考驗。因此說國家在98年大水以后加大了對長江的治理力度,加強了干堤的建設。我們相信,通過長江防洪工程體系的逐步完善,還能夠防御更大的洪水。
束慶鵬也表示,關于長江的29項工程在建設中都嚴格執行了招投標制和工程建設監理制,并且有工程質量檢查,沒有發現質量問題。 >>詳細
劉寧介紹,由于中國這種特定的季風氣候和地理條件,洪澇災害是中國最嚴重的自然災害之一。從今年的防汛抗洪來講,當前正處在一個最重要的關鍵時期,就是我們俗稱的“七下八上”防汛最關鍵時期。從歷史上的統計來看,中國60%-80%的暴雨和洪水都發生在夏秋兩季,特別是發生在6、7、8三個月。我想這位先生的第一個問題應該說是非常明確的,現在我們仍然處在今年防汛抗洪的關鍵期。
第二個問題,關于三峽工程的防洪作用,我想在很多材料和報告里面都有所描述,我在這兒作一個簡單的介紹。三峽工程的防洪作用或者叫防洪效應是三峽工程的效益之首,是排在第一位的功能。
三峽工程有211.5億的防洪庫容,在它對防洪功能的設定上,我們把211.5億的防洪庫容劃成了三段,也就是說從現在的汛限水位向上抬高10米,大概145到155米10米范圍內有56.5億的防洪庫容,是用于對洞庭湖口城陵磯水文站的水位進行補償調度運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