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寧介紹,在我們國家,治理水土流失是一項基本國策,因為水土流失不僅涉及到江河的淤堵,更重要的是危及生態安全。因此,我們國家頒布了《水土保持法》,多年來開展了大量的治理工作,有效地控制了水土流失的面積和水土的流失量。在我國七個重點水土流失片區里面,都得到了有效的治理。特別是近幾年來,我國采取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農業措施,對這些地方的水土流失分別進行了治理,年均可以達到有效治理面積4.8萬平方公里。同時還有效地抑制了一些人為的水土流失行為,應該說成效是好的。
但是我們必須注意到,由于我們國家山區比較多,海拔在1000米以上的地域占了二分之一以上。所以,大量的水土流失實際上還是危及我國的生態安全,也影響當地居民生產生活致富。據不完全統計,現在我國仍然有356萬平方公里的水土流失面積。
一個例子告訴我們,我們國家這幾年在水土流失治理方面不僅取得了生態保護的成效,在江河治理上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以黃河為例,它原來年均輸沙量是16億噸,由于對上游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進行了有效治理,現在在13億噸左右。而長江原來的年輸沙量在5億噸左右,但經過這幾年密切監測和分析,泥沙專家們專門研究,現在實際輸沙量大概減少了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左右。因此,三峽的入庫泥沙明顯少于預期值。 >>詳細
劉寧告訴記者,今年青海格爾木發生了強降雨,導致格爾木河發生了超歷史的洪水,超過了兩千年一遇流量的洪水。這個流量是多少呢?大家可能會問,格爾木河上面有三個支流,匯到格爾木市組成了格爾木河。其中溫泉水庫就在它的右支流雪水河上,這個雪水河上兩千年一遇的流量是560多個立方米每秒,但是今年最大達到了700多個立方米每秒。
溫泉水庫建在雪水河的上游,流域面積9000多平方公里,來水既有昆侖山融雪洪水,也有降雨引起的洪水。由于它在無人區,海拔將近4000米,因此這個水庫出險以后,搶險工作非常困難。但是當地政府和青海省省委、省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進行了及時的搶險,目前水位回落,已經低于當時的最高水位0.6米,應該說險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這件事,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國家防總總指揮回良玉副總理也多次作出批示。因為大家知道,今年4月份青海玉樹發生了地震,如果格爾木的溫泉水庫再出現大的問題,將會對青海的經濟社會帶來很嚴重的影響。因此,我們采取了多方面的搶險措施,目前水庫是安全的,險情已經得到了有效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