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嵩山
少年時刻,劉曉東和伙伴們曾經在觀星臺周邊的院墻下用粉筆寫下心意女孩的名字。此刻,村里制訂了一個保護觀星臺的鄉規民約。這個條約規定:“不要吐痰、不要隨意擺放生產、生活用具,不要強行和外賓合影”。
申遺過程中,觀星臺附近的一家冶煉廠被關閉。盡管旅游人員并沒如最初想象的那樣增加太多,但空氣好了許多,觀星臺周邊因此成了一個散步的好去處,這是劉曉東和鄰居們最喜歡的地方之一。
看到報紙上“申遺成功將帶來大量國際國內游客,拉動當地居民收入”的消息時,劉曉東笑了笑,他現在還不太相信這一點。在告成鎮,幾乎所有的村民都知道,目前來觀星臺的游客,多是前門進,后門走,從未在這里買過東西。
如果真有那么一天呢?考慮片刻后,他謹慎地說:“真到了那一天。我就把鞋店的一部分改成旅游商店。靠近觀星臺,那我就賣一些有意思的天文商品吧。”
劉曉東最新的計劃是:因為多年忙于做生意,登封的這8處11項世界文化遺產,他還有幾處沒去過。他打算找個合適的時間,帶自己的9歲閨女去一趟,看看家門口的世界文化遺產。
在登封,呂宏軍有“登封司馬遷”之稱。獲得這個稱號的主要原因是:司馬遷父子兩代修史,他和他的父親則先后擔任了這個城市的地方志辦公室主任。
2008年,他主持編撰了420萬字的登封市志,這是迄今為止河南省字數最多的一本地方志通史。修訂這本地方志時,呂宏軍盡可能地搜集了當地毀損或保護文物的事。在這個熟人社會里,他不憑空贊美他人,也毫不隱諱肇事者的名字。參與申遺文本撰寫時,他和自己的同事商量——今天的申遺文本制定的越詳細規范,明天這些經歷千年風雨的古建筑就能被保護得更好。
呂宏軍認為:“我們只是這些古建筑的托管人。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其實也是這個意思。嵩山歷史建筑群,在地域上是我們的,但絕不僅僅是登封的,它同時也是中國的、世界的。我們今天這些登封人能做的,只是將其完整地移交給下一代。”
“2010年8月1日7時43分,登封市"天地之中"嵩山歷史建筑群申遺成功。”8月1日這一天,呂宏軍在自己的筆記本上寫下了這一行字。他說,下次修訂地方志時,他還將寫下這一筆。
來源:人民網-《京華時報》 編輯:段若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