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缺乏一套科學規范的量刑方法。在以往的庭審中,是否構成犯罪,構成了什么罪往往是法庭調查、法庭辯論等的工作重心。不同的法官由于學識、素養、經驗不同,即使對案情相近或相似的案件,往往會有不同的“估法”,有的估得重一點,有的估得輕一點,其結果自然會出現因人而異的情況,有的甚至差異還很大。
三是量刑情節的適用缺乏統一的量化標準。同一個量刑情節可能會因法官掌握的尺度不同造成量刑結果不一樣,最終導致量刑不均衡。量刑程序的缺失,也影響到了量刑事實的查清、影響到量刑的公開性和透明度,最終影響到量刑的公正性和司法公信力。
量刑規范化改革試點使量刑更加公正和均衡,案件質量明顯提高。據不完全統計,全國120多家試點法院共試點交通肇事、故意傷害、搶劫、盜竊、毒品等15種常見、多發的罪名案件4.5萬多件。試點前后量刑情況總體上保持平衡,沒有大起大落。而且個案之間、地區之間的量刑更加均衡,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同案不同判”的問題。通過試點,量刑質量明顯提高。上訴率、抗訴率以及二審改判、發回重審率普遍下降,有的法院出現“零上訴、零抗訴、零信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