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密監控
《財經國家周刊》記者了解到,在監管思路確定以后,證監會立即著手部署對接近內幕交易的所有相關人員,進行緊密監控。
首先,證監會要求負責發行、并購的發行部、機構部以及專、兼職發審委員注銷所有的個人賬戶,同時,申報父母、配偶及子女等直系親屬的身份證號和股票賬戶,建立專門檔案。
“我們現在都不太敢用手機與人談論與股票相關的事了。”一位專職發審委員向《財經國家周刊》記者介紹,目前公安部相關負責辦理證券案件的公安部證券犯罪偵查局以及證監會下設的稽查一局和稽查二局等部門,對于上述人員往來電話,抽樣進行監聽。
同時,各地證監局要求轄區的各家券商投行、具有發行并購業務資質的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券商研究員等,申報自己父母、配偶及子女等直系親屬的身份證號和股票賬戶,并建立專門檔案。
《財經國家周刊》記者獲悉,上海證券交易所近期在對上市公司董秘、獨董的資格和后續培訓中,增強了內幕交易防控專題培訓內容;另外,對于上市公司方面如涉及重組并購等事項,交易所要求申報涉及重組并購可能接觸到內幕信息的人員名單及身份證。
部分上市公司已經感覺到來自于內幕交易監管的威懾力。日前,《財經國家周刊》記者與山西煤炭運銷集團聯系采訪——該集團因公告擬借殼太工天成(600392.SH)實現整體上市而受到市場關注。集團上市辦公室一位負責人在謹慎地確認記者身份后,再三表示,在此期間,別說采訪,就是連朋友、同學都不能約見。
此前,2009年8月,太工天成因停牌公告重組進展之前的4個交易日股價大幅上漲,已遭到上交所調查和警告。該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公司明令要求,如誰將消息提前泄露影響重組,除將受到公司嚴厲的查處外,并酌情移交司法機關,絕不姑息。
《財經國家周刊》從上海及深圳交易所了解到,交易所監察系統已建立了強大的內幕信息知情人數據庫,將上市公司上報的公司董事、監事、高管、主要股東、中介機構知情人員,以及上述人員的關聯人等的資料納入其中,并在此基礎上設計了一系列分析模塊。
例如,在內幕交易監控上,將上市公司披露的重大信息、內幕信息知情人數據等資料與各類賬戶的交易記錄進行關聯比較,一旦信息發布前股票交易異常,觸及了監察系統內幕交易分析模塊報警指標閥值,監察系統將自動進行報警,為監控人員及時提供發現涉嫌內幕交易行為的線索。線索明顯的將直接上報證監會處理。
整肅“內幕類”信息披露
《財經國家周刊》記者最近到天康生物(002100.SZ)采訪,遇到一個“奇怪”的現象,即被要求簽訂一份不泄露未經披露信息承諾書。
天康生物董事會秘書郭運江告訴記者,從8月份開始,新疆證監局要求轄區各上市公司在接待媒體和券商研究員時,要對方簽訂類似承諾書,杜絕將未經披露的信息,寫入新聞報道和上市公司調研報告當中。“特別是要防范券商研究員。”
中信證券資深研究員楊先生向《財經國家周刊》記者表示,目前券商研究員確實普遍存在將打聽、傳播上市公司信息,作為吸引買方機構購買調研報告、提高個人在買方機構“威信”的手段。
7月底,證監會發布《證券研究報告暫行規定》(征求意見稿)》,強調審慎處理影響證券價格的敏感信息,公平對待利益相關者,不得進行內幕交易、操縱證券市場以及傳播虛假、不實、誤導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