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油量標注不科學
京華時報:這份研究報告的反應如何?
李強:相對于10年前來說,它吸引了更多媒體和公眾的注意力,但是煙草總局和煙草公司并未與我們直接對話,他們在媒體上的表態也只是“做進一步調查”,但具體怎么查,沒有說明。我感覺,這份論文對于煙草總局和煙草公司的影響并不大。
京華時報:是否還有其他計劃?
李強:現在我們仍在做中國香煙的檢測,從未停止。我們想要堅持做下去。2008年時,我們將7個監測城市中的鄭州換成昆明,因為昆明是一個更依賴香煙經濟的城市。在重金屬方面,我們將只檢測鉛、鎘等這4種重金屬。我們針對香煙還有很多研究,其實重金屬只是香煙眾多有害物質之一,焦油和尼古丁等也有更為嚴重的危害。
京華時報:這份研究對中國煙民有何意義?
李強:我們的研究并不是想說中國卷煙超標,或者是中國卷煙差,我們的觀點是:不管是中國的還是外國的煙它都是有害的。如果其中一種有害物質達到這么高的程度,那么它可能在高危害上再造成額外的傷害。吸煙者有權知道,他們吸的煙里有什么有害物質,這樣他可以做出自己的選擇。畢竟香煙是世界上唯一一種合法販售,并且主要功效就是殺死一半消費者的商品。
京華時報:你發現什么問題了嗎?
李強:公約中要求在煙盒上列出有害成分,但不應該列出數字。比方說,我們國家在煙盒上列出焦油這個成分,后面又寫出8毫克、2毫克,這個具體數字恰好是衛生組織要求不能披露的。因為這個毫克數是用錯誤的方法檢測到的,容易對公眾產生誤導,使吸煙者認為低焦油卷煙是安全的。
京華時報:為什么?
李強:因為煙草公司采用了一種欺騙性的測量方法。每根香煙的過濾嘴旁有很多肉眼看不見的過濾孔,當你吸煙時,空氣通過小孔進入香煙,使你吸入的煙會被這些空氣所稀釋,而煙草公司測量的正是稀釋后的焦油和尼古丁值。實際上,人在吸煙時,這些小孔會被你的手指或嘴擋住,令空氣無法進入,焦油和尼古丁值會變得更高。曾有一項研究,找來幾組吸食不同毫克香煙的煙民,去檢測他們尿液中有毒物質的代謝率,結果不同組別之間沒有區別。這意味著他們吸入的有毒物質和致癌物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