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港購物贈送回程車票
在蛇口土生土長的小王和家人已經養成了周末赴港消費的習慣,以前最多的時候一周一次,現在也還保持兩周一次的頻率。除了購買數碼產品、服裝、化妝品之外,連一些很普通的日用消費品也不放過,如紙巾、益力多等。“小的時候家里用的很多東西都是香港產的,”小王說,“到香港超市購物還能找回兒時的回憶,現在內地的物資豐富了,雖然很多品牌都在大陸有生產和銷售,但是也有許多只在香港的超市有售。”
自從深圳灣口岸通關以后,周末和家人去香港購物,已經成為小王和家人的一種習慣,而他表示,身邊和他們一樣的親戚、鄰居們也不在少數。
據了解,在靠近深圳灣口岸的香港元朗區,最多人去的屯門市廣場,由多個大型的購物中心組成,那里主要是方便香港郊區市民,因此整體的消費水平就比港島、九龍要低一些。商家看到深圳市場的巨大潛力,還特別推出優惠,鼓勵深圳人過港消費,最初購物滿400元就贈送回程車票一張,現在由于前往的人數太多太頻繁了,改成購物滿800元才贈送。
為避關稅當場砸假勞力士
借助赴港的便利購買日用品自用漸漸成為深圳人的一種潮流,日子過的舒心、省錢還高品質。但是對于許多專職代購人員來說,現在卻到了最艱難的日子。阿曼(化名)一年前看中香港代購名牌的生意,辭職在淘寶上開了網店,如今他也是兩鉆賣家了,但是近半個月以來,海關嚴格征稅以來,他漸漸感覺到壓力,從專職代購改為兼職,現在已經主要去開展其他副業去了。
“最近找我的人比以前要多,可是貨帶不過來。”阿曼說,“其實海關一直很嚴,但最近查得很認真,也許是過去帶貨的太猖獗了。”在他的淘寶店鋪上記錄平均一個月有10個成交記錄,最近半個月以來只有2個。據他了解的同行,都感慨生意不好做了。
相比起來,代購LV等名牌包包是最多的,此外臨近年底,黃金珠寶開始好賣了。客人來自五湖四海,在深圳的朋友要求代購的奢侈品多為包包、手表、鞋子、珠寶,價格是比較貴的東西多,而生活用品反而不是代購的主要目標。因為代購的物品隨便一件都超過海關規定的5000元以上的標準,因此阿曼每次過關都戰戰兢兢。
“其實現在兩地的奢侈品價格都差不多了,畢竟名牌店也會調整,而主要是在匯率差”,阿曼說。委托他代購的大部分都是認識的朋友,有些是因為工作忙,沒有時間親自赴港采購,還有大部分是覺得香港的款式更新,質量也有保障些。
“以前包包我們是背過來的,包裝袋通過快遞公司寄回來,現在連快遞公司都不收寄包裝袋了,物品就更不敢寄了。”阿曼說,“關口的關員太嚴格,好多代購的店鋪都在茍延殘喘”。一網友從香港SASA化妝品專柜的網上商城購買的1000多塊化妝品,在郵局被全額征了600多元的稅。因為海關新規,隨身攜帶超過5000元以上自用的貨品出關的時候需要申報,否則在入境的時候也有可能會以二手貨品被征稅。“最近確實是買來自用的那些人,都要打稅,有人當場摔假勞力士,因為海關當是真貨來打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