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觀點
換城消費加速深港融合
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旅游與地產研究中心主任宋丁認為,深港消費模式由慣常的港人北上消費、深圳居民趁節假日打折季赴港購物的換城消費轉為深圳居民頻繁南下消費,也是經濟發展的一種自然趨勢。
分析其原因,宋丁認為,隨著經濟的發展,在深港物價在整體靠近的過程中,內地近期對流動性貨幣的釋放,加之美國開動印鈔機等綜合因素的影響,很充溢的流動性貨幣推動了物價上漲。宋丁表示,近一年來房地產的價格上漲幅度小,而大量的流動性資金要找出口,由大宗商品轉向農商品,如最近的“蒜你狠”、“豆你玩”、“糖高宗”到“蘋什么”,普通商品資產化,必然加劇商品價格的波動。而香港是個自由港,對香港本地的物價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他認為,由于內地CPI漲勢明顯,深港表現為一種互動消費的格局,從整體上來講,只有在特殊情況下內地物價才會超過香港。但深港換城消費的變化也是個信號,說明深港兩地的價格體系和消費模式可能會發生一些變化,逐漸形成深港互換互動的格局,對加速深港兩地的融合有益處。
在內地物價居高不下的情況下,居民是否會削減外出旅游的開支,會不會影響赴港人流?宋丁認為,對香港的旅游影響不大,反而有可能會促進赴港旅游,赴港發生的消費行為均涵蓋在旅游之中。
宋丁認為,深圳物價高企可能會讓一些港人撤回香港生活。特別是深港關口附近的物業,大部分是香港的工薪階層在港工作,在深圳生活,主要是因為深圳以往的生活成本比在香港便宜得多,才選擇舉家北遷到深圳消費、就學。由于這部分港人購房主要是自住,如果深圳物價漲幅過大,部分港人可能會選擇回港生活。這部分人群相當于鐘擺式生活,可能會視消費水平而在深港兩地走。如果深圳未來物價下跌,仍有可能回流至深圳。(撰文羅莎林曦屏)
來源:南方日報 編輯: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