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銀廣夏:中國股市的“9·11”
入選理由:財務造假的“王牌”
1994年上市的銀廣夏(SZ000557),一直是家不起眼的公司。1999年“5·19”行情之后,一切發生了逆轉。
1999年度,銀廣夏實現了每股收益0.51元,并實施歷史上首度10轉增10的分配方案。1999年12月6日至2000年4月19日,銀廣夏從13.00元漲至35.83元,于2000年12月29日完全填權并創下37.99元新高,較1年多前啟動價位上漲484%。2001年3月,銀廣夏公布了2000年年報,在股本擴大1倍的情況下,每股收益增長超過60%,達到每股0.827元。
然而《財經》雜志的一篇《銀廣夏陷阱》,揭開了業績造假的蓋子。銀廣夏的“利潤神話”,最終證明全系子虛烏有的編造,證監會認定銀廣夏自1998年~2001年期間,累計虛構銷售收入逾10億元,虛增利潤超過7.7億元。銀廣夏的陷阱,甚至使一些專業投資者也深陷其中。
2003年,寧夏自治區銀川市中級人民法院對銀廣夏刑事案作出一審判決,6名造假者受到法律懲處。
現狀:變身“ST廣夏”(SZ000557)
四
深原野:第一家合資公司停牌
入選理由:第一起上市公司欺詐案
深原野(SZ000005)是第一家中外合資的上市公司,第一家被長期停牌的上市公司,第一家被重組的上市公司,還是證券市場建立以來第一起上市公司欺詐案。
深原野于1990年2月上市,不到1年時間,10元發行面值最高炒到176.74元。趁著股票炒高之際,香港人彭建東將4家“名義股東”所持股票高位套現。這些“名義股東”雖然出現在原野售股章程股東名冊上,實質上卻是彭建東控制的潤濤公司持有。這里要說明的是,最初的股市,就是全流通的。
1992年6月20日,人行深圳分行再次發布公告,全面披露深原野主要股東潤濤公司非法竊居控股地位、虛假投資、非法逃匯、大量占用公司資金等問題。1992年7月7日,深原野股票正式停牌。隨后,彭建東被判處有期徒刑16年,附加驅逐出境。
現狀:變身“世紀星源”(SZ000005)
五
四川長虹:個股興衰之最
入選理由:從“?!钡健百v”
“四川長虹”(SH600839)于1994年3月11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當時上交所僅有139只股票,總市值為3690億元,上市第一天,長虹的市值為39億元。長虹僅占總市值1.06%,到1999年3月5日,長虹占總市值的2.84%。
從1996年初以來,長虹就開始持續上揚,帶動大盤隨之攀升。隨著長虹1995年度報告的公布,長虹股價進一步上揚,形成了1996年的業績浪。到1997年5月,最高價達到每股66.2元,成為股價穩步上升的龍頭股,引導大盤從900多點上攻到1500點。
從1997年見頂以來,四川長虹的股價踏上了漫漫熊途。
直到2004年8月20日,曾經高舉中國上市公司第一績優股大旗的四川長虹,首次向全國7000萬投資者磕下了高昂的“龍頭”:跌破了6.099的凈資產,股價創下5.69元的歷史新低。
此后,長虹前任董事長倪潤峰關于“長虹還是個未紅透的蘋果”的評價至今仍令人記憶猶新。
現狀:12月2日,“四川長虹”收盤價為3.79元
六
“蘇三山”:最離奇的虛假信息案
入選理由:更名最多
中國股市編造及傳播虛假信息中最離奇案件,當屬1993年的“蘇三山”(SZ000518)案件。那年,湖南省株洲縣物資局干部李定興,攜帶公款100萬元,殺奔深圳某證券營業部,加上透支的100萬元,分別累計買入“蘇三山”股票15萬股。
由于“蘇三山”股價連續下跌,為挽回損失,李定興開始編造并傳播虛假信息,以促其價格回升。1993年11月6日,海南省《特區證券報》原文刊登了李定興提供的假信息并加了“編者按”。11月8日,蘇三山股價,由開盤時的每股8.30元漲至每股11.50元,收盤時仍達到每股11.40元;成交股數高達2105l.8萬股,成交金額高達2.2億元,換手42.12%,破深圳個股交易記錄。
蘇三山的異動,引起中國證監會和深交所的警覺并發表聲明辟謠,“蘇三山”股價開始急跌。案發后,李定興投案自首。
1993年上市時稱蘇三山A,1998年5月變為ST蘇三山,1999年7月變為PT蘇三山,1999年9月更名為PT振新,2000年4月變為ST振新,2001年1月變為振新股份,2001年3月更名為四環生物。
現狀:變更為“四環生物”(SZ00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