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研究所等機構發布《中國宏觀經濟分析與預測報告》,報告稱在政府對樓市的持續調控下,2011年上半年房地產價格將會出現近20%的下滑,并預計明年3、4月份樓市將出現拐點。報告一出,眾說紛紜,更有甚者用“業余”對其進行形容。究竟應該如何理解這一20%跌幅的數據,它將會給房地產市場以及民眾購房帶來何種影響?
廣州日報記者日前專訪了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宏觀經濟分析與預測報告》負責人、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劉元春教授,聽他從報告所述的房價明年上半年下跌20%談起,分析20%跌幅始末,并詳解2010年中國宏觀經濟走勢。

《中國宏觀經濟分析與預測報告》負責人劉元春
《中國宏觀經濟分析與預測報告》負責人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劉元春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詳細解析了這個20%跌幅出爐始末。
一份嚴肅的學術報告
他表示,與大眾日常所熟悉的房產價格、成交量等指數類研究所不同,該數據是基于專業的數據模型,并且著眼于研究整個房地產行業未來的發展變化,并非炒作,“這是一份科學而嚴肅的學術報告。”他對本報記者說。
據悉,該《報告》中關于房地產行業的部分包括以下內容:總結2010年,房地產行業運行狀況;分析未來此行業面臨的主要問題;最后才是利用模型對于房價未來走勢作分析判斷;最后,報告還向政府提出相應政策建議,報告主要方向是向政府、學術研究機構等提供智力咨詢,而非面向普通房地產市場及民眾。
報告出爐后,其所預測的至明年一二季度,房地產價格將會有20%降幅這一論斷引來各方關注,近日,劉元春總是需要向許多不同行業不同背景的人解釋報告內容,這讓他有些無奈,“許多人對我們有誤解的”。在他看來,對測算方式的不了解和預測方式的差異是造成誤解的重要原因。
“我們只關心整體行業而非單一區域,用整個模型推算,可預測一個行業的變動,房價只是我們報告中很小的一部分。”在劉元春看來,報告中關于房價的預測,是立足于房地產商的整體行為方式的變化,而房價下跌20%的預測,是基于房地產企業根據資金鏈運行狀況所做的被迫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