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樓市傳統的“金九銀十”每次都讓開發商們喜氣盈盈并盆豐缽滿,而今年的“金九”在CPI持續攀升,控制通脹將成為四季度我國政府經濟工作的主要議題的情況下,開發商們將怎樣面對“金九”,又將在這個九月做出怎樣的應對以改變前期價穩量跌的局面?
相比誘惑因素更多的“十一”假期而言,不適宜長途旅行的中秋假期,似乎給了樓市更好的機會。推新盤、搞促銷,樓市比平時熱鬧很多。中秋節全市有170余個樓盤優惠促銷,開發商們的促銷手段成為了競爭對決中的重頭戲,老客戶買房享受最高優惠、有獎競猜送大禮、降價差價由開發商補償等噱頭十足的促銷花樣充斥著中秋小長假的各地樓市。
現場直擊
北京:中秋長假打折風聲急 售樓處人流不斷
記者在北京市內各大樓盤發現,中秋期間,各個項目的到訪量明顯要好于平時。
“中秋小長假期間,我們樓盤的到訪量比平時增加了五成。”中弘·北京像素的售樓服務人員表示,借中秋短假,該樓盤特對老客戶推出300套指定戶型,其中最高享受八五折優惠,按揭付款的享有八八折優惠,此外贈送精裝修。
而悅廷樓盤推出價格大猜想活動,購房者以文字或圖片的形式,結合悅廷的優劣勢,說出自己的心理價位,并公正客觀地分析自己的定價原因,理由需客觀、合理、充分,綜合排名前兩名可獲得iTouch播放器一個,第三名到第二十二名可各獲得精美帳篷一個。
中體奧林匹克花園推出“價格再降我來補”活動,如果本項目出現同戶型、同裝修標準的聯排別墅銷售價格下降低于19800/平方米,購房者可向開發商提出申請補償房款差價的書面申請,開發商在收到申請之日起7個工作日內全額返還因價格下降而導致的房屋差價。 <<<詳細
南京:排了12個小時隊 花2秒鐘選房
“昨天是中秋節,下午我們接到售樓處的電話,說今天開盤,于是晚上吃完團圓飯我們就來排隊了”,9月23日上午10點左右,江寧大學城東方龍湖灣售樓處內,小吳和女朋友正在排隊交兩萬元定金。
小吳告訴記者,他們22日晚10點就到售樓處了,他們來的時候,現場已經有幾十組客戶和他們一樣在等了。等到23日早上7點現場銷售人員進場時,已經有近100組購房者了。
“我們昨晚就在售樓處過了一夜,一直到早上9點正式開盤,輪到我們選房時,我看中的88平米的房子就剩一套了”,小吳講述了自己的選房經過,“88平米的房源是我想買的,所以也沒多考慮,2秒鐘之內就決定買最后那套房子,我們剛剛確定,后面買房的一個人就問有沒有88平米的了,排了近12個小時的隊,算值得了。”
小吳買的那套房子折后價格在10000元/平方米以上,談及這一價格,小吳表示,看到自己滿意的房子也不容易,單價貴一兩千元,也就認了。
23日上午10點左右,記者趕到東方龍湖灣售樓處現場時,停車場兩邊已經停滿了車,售樓處外有百余組客戶坐在開發商準備的椅子上等待叫號。負責登記拿號的工作人員表示,已經排到195號了,每十組客戶一批進去選房。
售樓處里面,銷控表前擠滿了等待選房的購房者,簽約區已經選中房源的購房者也在排隊等候。“人氣很火爆,多少也出乎我們的意料之外”,東方龍湖灣銷售負責人告訴記者,如果推出的130套房源不夠購房者選擇的話,他們將現場加推部分房源。開盤一小時左右,銷控表顯示,已有62套房源被貼上了認購的圓標。
上午11點多,開發商決定臨時加推2單元房源,共約70套,都是靠近湖邊較好位置的房源。下午5點半,根據開發商提供的數據,當天推出的近200套房源,已經售出178套,銷售近9成。 <<<詳細
廣州:樓市持續回暖 開售新招迭出促買家入市
昨日,位于海珠區同福路的某樓盤正式開售約300多套新貨,與近期不少樓盤開盤的情況相似,這里也吸引了大批買家前來捧場,場面火爆。有市民禁感慨:如今買房又像買菜。
這只是中秋三天廣州樓市的一個縮影。記者走訪樓市發現,與往年相比,今年開發商在開售策略上又有所變化,以更多新招催促買家入市。
招數一 出貨小步快跑 ,分批化整為零 。招數二 吹風價幅度大 ,開盤取最高價 。招數三 前天剛剛開盤,今天就要提價。
分析解讀
房價若大漲,可能引來“二次調控”
“在房價微漲中的成交量逐步放大是可怕的。”江蘇乾和置業營銷總監唐登洋說,一些新開樓盤看似定價合理,但在去年這個時候,能定這樣的價格嗎?不能,“僅僅是今年的調控政策放慢了房價的上漲步伐而已”。唐登洋說,調控給不少買房人帶來了房價下行的希望,但這個希望并沒有維持多久,隨著開發商開出一個“合理價位”之后,不論是結婚入戶的剛性需求,還是投資投機的炒房需求,都已經開始“下手搶房”,面對這樣的市場,開發商能不漲價嗎?如果真的這樣,近期流傳的樓市“二次調控”、國慶節前后出臺房產稅等“未經證實的消息”,也不排除是監管層提前釋放的調控信號。
多名房產業內人士表示“樓市就快要瘋狂了,進一步收緊的調控政策應該盡快出臺了”。
不過,也有觀點認為:在“國十條”樓市調控這幾個月以來,并沒有樓盤大幅度漲價的現象,現在出手的買房人也接受了這一房價,說明房價過快上漲的目的已經達到了,今年年內再出新調控政策可能性不大,而應該是嚴格執行既有的調控政策。
調控能否再出“政策利器”?
房價“抬頭”,成交“回暖”初顯,“地王”再次登場,房企“見好就漲”……當下房地產市場在“金九銀十”的預期之下“暗流涌動”,房地產調控面臨新的挑戰。
記者近日采訪發現,與此前有所不同,近期一些政府部門對樓市表態不約而同:堅決將調控進行到底。部分人士甚至表示:寧不要“金九銀十”,也要將房價穩住。人們關注的是,調控能否再出“政策利器”?
目前“回暖”屬于什么性質?
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是,經歷了半年調控,樓市累積的剛性需求,如臨近開學、結婚集中期等,有些確實開始釋放,部分熱點城市樓盤的成交量開始上升。
8月,廣州市十區新建商品住宅網上簽約均價為12056元/平方米,同比上升16%。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全國商品房8月銷售面積6886萬平方米,雖然同比下降10.1%,但環比7月上升了6.5%。
中原地產的高級分析師認為,市場近來有所活躍,與政策的短暫“靜默”、部分樓盤的促銷,以及需求“試探性入市”有關。當然,其中也不乏開發商等利用即將到來的“金九銀十”,給低迷的樓市打氣,“人造回暖”也曾在以前的調控中反復上演。
以上海為例,中原地產的統計數據顯示,8月份該市新建住房銷售面積為13.96萬平方米,環比7月份增加了30.9%,但同比下降41.9%。
多年研究內地樓市的房地產專家蔡為民統計了一熱點城市,“目前在售的樓盤約有650個,其中降價的約有110個,漲價的有10~20個,其余價格大致不變,一小部分是‘試探性漲價’。”
中央黨校研究員曾業松認為:“目前少數成交量的反彈只是季節性表現,樓市依然敏感而脆弱。樓市回歸理性,顯然仍需加大調控,強化執行力。”
來源:中國經濟網綜合 編輯:鄧京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