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外國人以為
我們是移民局的”
(Q:記者 A:“翻譯”指導員王琤)
Q:我看大多數普查員的年齡比較大,你這么年輕,是怎么加入到這個工作來的?
A:我就住在這個社區,以前在一家外貿企業工作,后來出國留學,海歸后一直沒找到合適的工作。今年聽說要人口普查,我覺得這也是個有意思的事情,而且這個社區有不少外國人,我說不定能派上用場,于是就加入進來了。
Q:對外國人進行人口普查,他們理解嗎,會不會有什么阻力?
A:最大的問題是生活習慣不一樣,在北京的外國人都回家特晚,很多家庭下班先去娛樂,11點之后才回家,所以都要特別晚去敲門。好多國家都沒有人口普查,所以不少外國人確實能從口氣和眼神中看出對我們工作不理解,不過老外都很配合也很禮貌,一些日韓的家庭還主動拿出很多資料,問我們這些是不是也要登記。
實際訪問中,很多老外沒聽說過人口普查,特別是一些東南亞國家的外籍人,經常把我們當成移民局的工作人員,以為是來查簽證是否到期的,感覺還挺恐慌的。
Q:你覺得作為一個基層普查員,繁重的工作中有什么樂趣沒有?
A:最大的樂趣就是敲開那些掛滿了各種欠費通知、長年敲不開的門,那種驚喜仿佛是挖到了一個寶物。還有就是看到別人的生活,一家家的人,一家家各式各樣的裝修風格,雖然彼此接觸只有十幾分鐘,了解的都是基本信息,但也很有趣。
基層人口普查小組架構圖
第一層次:
組長、副組長、社區民警
(組長、副組長一般由社區居委會主任及其他干部擔任,與街鄉人口普查辦對接,負責信息上傳下達,社區民警主要負責普查員工作中的人身安全,遇到普查受阻情況出面協調)
第二層次:
人口普查指導員
(一般一個指導員帶領10名左右的人口普查員,對其工作進行指導,入戶訪問發生困難出面協調,統計核對普查信息并將數據輸入電腦)
第三層次:
人口普查員
(一般要求不能兼職、60歲以下,有一定文化水平,身體健康、思路敏捷,一名普查員負責近百戶人口普查工作)
來源:千龍網 編輯: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