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通過你剛才的介紹,可以感受到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任務還很艱巨。為確保低空空域安全和高效運行?,F階段你認為有哪些具體工作要做?
蔡軍:要說具體工作,那就是:細化分工,抓好落實。國務院、中央軍委在《關于深化我國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見》中,明確了具體措施,提出了要求,很到位。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合理界定安全責任,航空用戶要承擔目視飛行安全的主體責任,空管部門要提供儀表飛行安全間隔服務;二是建立健全適用空管用的法規制度,為低空空域管理提供法律保障;三是加強通用航空從業人員的教育培訓,從嚴發放飛行駕駛執照和嚴格資質審核;四是嚴格低空空域準入資格審查,嚴密組織低空飛行活動;五是建立完善低空飛行違規處罰機制,實行空管、公安、工商等軍地部門聯合執法,嚴肅處理超執照等級飛行、超空域范圍飛行等擾亂空中秩序的違法行為;六是軍民航空管部門牽頭制定和完善低空空域飛行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方案,建立應急反應機制。只有這樣,才能確保低空空域安全和高效運行。
記者:在完善低空空域管理法規方面,當前急需做好哪些工作?
蔡軍:抓好頂層設計,完善法規建設,這是當務之急。因為,健全法規制度是實現低空空域科學管理,提高空域利用率和保證空防安全的前提和基礎。目前,組織實施低空飛行的主要依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飛行基本規則》和《通用航空飛行管制條例》,但這兩部法規均缺少對低空空域管理使用和低空飛行活動的具體規范和實施細則,一時還無法滿足低空飛行和低空空域管理需要。因此,要抓緊國家級航空法規的立法工作,以法律的形式,對低空空域管理使用進行全面的、具體的規范,進一步完善低空空域管理法規體系,使低空空域管理走上法制化、科學化、規范化的軌道。
記者:隨著國家經濟建設的飛速發展和人們生活水準的提高,私人擁有飛機的數量呈上升趨勢,對于這一新的變化應如何加強管理?
蔡軍:既能飛起來,又能管得住。這是最好的愿望和結果。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人均GDP、個人消費能力的不斷提高,我相信,美國私人飛行的現狀很有可能成為中國私人飛行的明天。據報道,未來10年,中國私人飛機市場規模將以每年20%至25%以上的速度增長。根據《2010年胡潤財富報告》,截止2009年底,中國內地現有85.5萬個千萬富豪和5.5萬個億萬富豪,假設未來10年全國五分之一的億萬富豪選擇購買私人飛機,需求量可輕而易舉地增至1萬多架。由此推測,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增長,私人財富的不斷增加,通用航空器價格的低廉,駕駛通用航空器實現空中飛行夢想的人會越來越多。如何管好私人航空器是擺在國家有關政府部門面前的重大課題,它不僅關系到國家經濟的發展,也關系到國家空防安全。目前,我國私人通用航空器場地停放大都由個人決定,地面安全管理存在極大隱患,極有可能會給周邊群眾帶來不可預見的危險。因此,可由政府相關部門承擔這些職能,將私人通用航空器納入正規渠道管理。例如,國家可以根據私人通用航空器數量和所在位置,采取政府投資或民間投資的方式建立政府認可的通用航空服務站。這樣,不僅能有效地管理通用航空器,還可防止使用通用航空器給地面造成的危險,既便于私人航空器的維修、保養,也能減輕擁有者的安全責任。
來源:新華網 編輯: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