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三峽大壩正在泄洪(2010年7月28日攝)。新華社記者程敏 攝
完善科學調度 發揮綜合效益
記者:三峽工程如何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統籌兼顧?
蔡其華:三峽工程的社會效益主要是指防洪、航運、供水與生態等方面的效益,經濟效益主要是發電效益。三峽工程如何實現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統籌兼顧,是三峽水庫運用過程中需要不斷研究、探索與實踐的科學與技術問題。
三峽水庫調度原則是發電服從于防洪、服從于生態,電調服從于水調。科學的調度是實現三峽工程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統籌兼顧的關鍵,也就是說沒有科學的調度就不可能實現三峽工程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統籌兼顧。
從三峽工程論證開始在這方面已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特別是2008年三峽工程進入試驗蓄水期以來,加強了研究和有關試驗實踐工作,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09年10月《三峽水庫優化調度方案》已經國務院批準。在嚴格執行優化調度方案的基礎上,還加強了中小洪水調度運用、供水調度、泥沙減淤調度和生態調度等方面的研究與試驗工作。
根據三峽工程調度實踐需要,我們將不斷加強研究和試驗工作,統籌兼顧三峽水庫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為科學、優化調度三峽工程提供技術支撐。
來源:新華網 編輯:段若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