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9月20日,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垂直裝配廠房的大門徐徐升起,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長征二F運載火箭組合體露出真容。秦憲安 攝
任務的特點和難點
武平介紹說,空間交會對接是追蹤飛行器和目標飛行器在預定的空間軌道交會,并在結構上連成一體的過程。交會對接技術與載人天地往返技術、航天員空間出艙活動技術是載人航天發展的三項基本技術。
概括講,空間交會對接主要有三個方面的作用:一是用于大型空間設施的建造、運行和維修;二是用于為長期在軌運行的空間設施提供物資補給、人員運輸和空間救援;三是用于登月和深空探索等航天任務。
與美、俄早期交會對接試驗相比,我們專門研制了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在技術、經濟等方面更具優勢:一是目標飛行器可支持多次交會對接,減少發射次數。二是目標飛行器按我國后續的空間實驗室要求設計,可在完成交會對接任務的同時,驗證空間站部分關鍵技術。三是還可同時開展空間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
與載人航天工程前期任務相比,首次交會對接任務具有四個方面的難點:一是技術要求高。發射神舟飛船的運載火箭入軌精度指標比工程前期有大幅提高;載人飛行器在軌壽命要求大幅提高。二是新技術采用多。突破了運載火箭高精度迭代制導技術,組合體控制和管理技術等。三是驗證難度大。盡管我們做了大量地面仿真和驗證試驗,但由于受地面環境和試驗條件限制,部分新研設備在空間環境下的功能性能指標無法得到全面真實的驗證,尚需通過飛行試驗考核。四是組織實施更為復雜。此次任務持續時間長,發射次數多,整體性、時效性和關聯性強,交會對接過程關鍵事件多、決策點多,對任務組織指揮、各系統協同工作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