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9月20日,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長征二F運載火箭組合體開始轉運。 秦憲安 攝
任務的風險及應對措施
武平介紹說,航天發射是一項高風險科技活動。據統計,1990年以來,世界航天發射1600多次的成功率約為93.7%,其中,中國航天近130次發射成功率約為94.4%。近期,國際上的航天發射活動相繼出現了一些挫折,這些都說明了航天發射活動具有較高風險性。
空間飛行器交會對接是航天領域公認的技術難關,在國際上已經進行的交會對接任務中,包括近期國際空間站的一些對接任務,都不是一帆風順的。我國首次空間交會對接試驗同樣面臨著高風險的挑戰,為此我們作了艱苦的努力。一是始終堅持“質量第一、安全至上”的方針,對飛行產品的研制、生產和測試進行嚴格的質量把關;二是對交會對接方案進行了充分的地面仿真與試驗驗證;三是針對天宮一號和神舟八號分別制訂了200多種故障預案,并加強了故障處置演練。
特別是實踐十一號04星發射失利后,由于發射天宮一號的長征二號F火箭與發射失利的長征二號丙火箭為同一系列,出于安全考慮,我們對天宮一號的發射計劃進行了調整,針對失利火箭的故障原因對長征二號F火箭采取了改進措施,并在工程全系統開展了全面的質量復查。通過上述工作,我們對即將發射的天宮一號也充滿信心,充滿期待。

2011年9月20日,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長征二F運載火箭組合體到達發射架。 秦憲安 攝
何時進行載人交會對接試驗
武平介紹說,神舟八號飛船是在前期神舟飛船基礎上改進研制的載人飛船,由于飛船和發射飛船的運載火箭均進行了較大技術改進,出于安全考慮,神舟八號為不載人飛行,其主要任務是完成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的首次交會對接試驗,驗證自動交會對接技術、停靠技術、組合體控制與管理技術,同時進一步考核飛船改進后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神舟八號飛船是在前期神舟飛船基礎上改進研制的載人飛船,由于飛船和發射飛船的運載火箭均進行了較大技術改進,出于安全考慮,神舟八號為不載人飛行。其主要任務是完成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的首次交會對接試驗,驗證自動交會對接技術、停靠技術、組合體控制與管理技術。最重要的一點,進一步考核飛船改進后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按照工程交會對接階段的任務規劃,神舟九號會不會載人,要等到神八之后對任務全面評估才能決定。神舟十號目前計劃是載人飛行。目前,執行交會對接任務的航天員乘組已完成了初步選拔,航天員正在按計劃開展任務訓練,訓練的重點是手控交會對接技術。
可以向大家透露的是,我國首次選拔的女航天員也正在進行交會對接任務訓練,相信在不遠的將來,我們將能看到中國首位女航天員太空飛行的英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