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組中央電視臺張洋:一碗蕎面饸饹的幸福味
8月5日,中央新聞單位青年編輯記者正式開始了分組進村入戶的體驗生活。第十組的體驗駐地,是吳起縣新寨鄉(xiāng)齊灣子村。在這里,記者們很快適應了周圍環(huán)境,與各自的農戶朋友們拉起了家常,參與了田間勞動。
天邊剛剛泛起了魚肚白,我們所住的農戶藺家大哥,就騎著摩托車載著滿框的蔬菜,沿著較為陡峭的山路而下,前往吳起縣城販賣。
說起藺家大哥,家住在距離地面直線距離約為500米的山上。我們每天往返都要踏著黃土,努力地爬山,大約要15分鐘后才能抵達。即使如此,我們依舊樂此不疲。
在藺家大哥窯洞房子的下面,有3個蔬菜大棚,分別種著黃瓜、西紅柿、油麥菜、豆角等。站在大門口,放眼望去,滿眼的綠色,視野別提多開闊了。
藺家大哥的媳婦魏大姐是位勤勞能干而且十分樸實的女人。第一次見她,臉上掛滿了笑容,急忙招呼我們進家里,拿出自家種的瓜果招待我們。一下子,讓遠道而來的我們感到了親切。
平時,大棚就是他們夫妻二人一起經(jīng)營的。早上,藺家大哥騎車進城買菜,晚上八九點鐘才回家。一般,第二天需要售賣的蔬菜都是下午進行采摘的。從聊天中,我們得知了這一情況,就要求和魏大姐一起摘蔬菜。
起先,魏大姐說什么也不肯讓我們去,怕我們累。“魏大姐,我們就是來體驗學習的,您不讓我們去,我們還在這干什么?”在記者的勸說下,魏大姐同意了。
走進大棚,明顯感覺溫度要高一些,里面的蔬菜一眼都望不到頭。豆角架上掛滿了豆角,一根根,煞是喜人。沒等說話,我們就動起手來,將豆角一一摘下。不過,豆角架的葉子很扎人,即使如此,大家依舊干得很起勁。
“好了,大家別摘了,夠賣了。”魏大姐看到滿筐的豆角,笑著阻止了我們的“戰(zhàn)斗”。原來,每天賣的蔬菜的數(shù)量都是有限的,摘得多了,賣不出去就只能低價出售。
抬著滿筐的豆角和小白菜,我們回到了家中。不僅將豆角挑揀出來,還將小白菜擇好,分別裝進箱子。
在烈日的照射下,每個人的臉上都掛滿了汗水,但依然笑得很開心。“從來沒摘過菜,初次體驗,卻享受到了勞動豐收的樂趣。”同伴樂呵呵地說。
眼前的此情此景,不禁讓我想起了來到藺家大哥家中的第一頓飯蕎面饸饹。蕎面饸饹是陜西的特色菜,常常用來招呼遠方而來的客人。
細長的蕎面饸饹,配上足實的湯料,唇齒留香間,感嘆的是農戶朋友們的熱情和淳樸,透著說不出的幸福味。
我不禁感嘆,延安,不虛此行!
來源:新華網(wǎng) 編輯:孫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