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國際標準的頂層設計
關 鍵 詞 確定、執行改革建設行動路線圖。
創新之舉積極推行國家規劃的環評試點,實施反規劃法保護城市群綠心和生態用地,凸顯規劃的“兩型”特色。探索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城市總體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融資規劃“四規統一”。
“兩型”經驗省里編制了1個改革總體方案和10個專項改革方案、1個區域規劃和16個專項規劃,以及5區18片總體規劃,為“四化兩型”建設明確了系統性好、創新性強、層次很高的行動路線圖;各市、縣編制了實施方案和下位規劃,將“兩型”藍圖具體化為可操作的實施方案、政策措施和重大項目。
打破傳統規劃模式,留足生態用地和農用地,再規劃建設用地。對長株潭城市群生態綠心昭山實施“土地先行凍結——高層次規劃——保護性開發”的模式。
在全國率先編制《“3+5”城市群綜合交通體系中長期規劃》,提出建設“兩型”綜合交通體系,構建長株潭核心區同城交通系統、外圍區城際復合走廊、中部國際航空樞紐、長江中上游航運中心、全國陸運大通道5大核心系統。
在全國率先編制區域系統性融資規劃——《長株潭城市群系統性融資規劃》,與國家開發銀行緊密合作,破解“兩型社會”建設的資金瓶頸。目前,“兩型”試驗區內的投融資平臺已達13個,發行債券102.8億元。
3
重點領域“兩型”建設實現突破
關 鍵 詞 推進資源節約、環境保護、土地管理、行政管理、城鄉統籌等十大改革。
創新之舉 緊緊圍繞發展的要求選擇改革切入點,以項目化管理方式促進改革落地,全面推進十大改革,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實質性進展。在全國率先出臺行政程序規定和規范行政裁量權辦法,創新資源節約保障機制,創建節能減排推進模式;探索新型節地模式,探索環境保護市場化運作機制,推進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
“兩型”經驗資源節約方面,長沙、株洲、婁底率先在全國推行賓館酒店取消免費提供的“七小件”,僅長沙每年可節約資金千萬元。出臺民用建筑節能條例,實施大型公共建筑節能監控和改造,長沙、株洲、湘潭全面開展全國節水型社會建設試點,開始試行分質供水和階梯式水價,實行綠色電價,2009年,長株潭試驗區帶動全省萬元GDP能耗下降5.1%,降幅創歷史新高,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下降24%。婁底利用余熱、余壓、余氣發電,2009年發電量占到全市工業用電量的1/4。
環境保護方面,在全國率先試點環境污染責任強制性保險,將化工等高污染企業作為重點范圍,并在全國成功實現受理環境責任險理賠,目前,全省投保單位已達150多家。啟動對湘江全流域綜合治理,長株潭3市簽訂湘江枯水期環境污染應急處置聯動合作協議書;對湘、資、沅、澧四水流域內51個市縣實行省級財政生態補償。長沙市率先創造了農村環保自治模式和“戶分類、村收集、鄉中轉、縣處理”的垃圾分類處理模式。
土地管理方面,探索形成5種節地模式,其中長沙市新河三角洲節地模式,開發強度提高40%,其節地經驗進入世博會國家館展示;武廣客運長沙南站模式節地率達40%,成為國家唯一獲批“單獨規劃、單獨計劃、單獨指標”的站場建設。探索農村土地流轉交易:長沙成立農村土地流轉交易中心,株洲實行“征轉分離、先征后轉”的土地征轉分離試點,益陽推進農村土地信托流轉試點。